《思考快与慢》系列7-对附录A的思考
每天我们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决策,那么我们的决策究竟被什么影响呢?丹尼尔.卡尼曼和阿姆斯.特沃斯基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我们决策的来源都基于对事件概率的判断.
这里的判断包含对测量概率的判断,以及对价值进行评估这两个方面.

在实际的判断过程当中,我们往往以直观概率(统计直觉)替代了计算概率,从而产生了捷径偏见.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确实通过一定的捷径来获得问题的答案,捷径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捷径出现了偏差,就会导致我们的判断和决策出错.
在附录a中,两位作者给出了三种非常容易引起我们偏见的捷径路径:代表性,相关性和锚定效应.
1. 代表性
代表性是指a和b两个事物相关性的多少?具体可以包含问题a属于b的概率是多少?事件a起源于过程b的概率是多少?问题b引起问题a的概率是多少?
对这些问题的判断,都会让我们通过a和b的关联性为基础来给出答案.如果a和b的相关性高,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就自动认为a属于b或者a起源b,抑或b引起a的概率高;如果a和b不相似,就会认为a与b的相关性概率低.
根据下面的描述请选择:
史蒂夫非常腼腆,少言寡语,很乐于助人,却对他人或这个现实世界没多大兴趣。他谦恭有礼,做事井井有条,中规中距,关注细节问史蒂夫更可能是农民,行员,或图书管理员?
在任何一个国家农民的实际比率一定要高于其他选项,那么从计算概率得出史蒂夫应该是一个农民.但是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往往会根据相关性去判断.
题目中史蒂夫的描述更符合图书管理员的特质,我们就会判断史蒂夫更可能是个图书管理员.
所以当我们接触到一个事物的时候,会根据他与另一个事物的相关性来判断问题.如果两者是有关联的,我们可能就会简化的认为a代表b,或者a等于b.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最容易忽略的是基础比率,样本大小,对随机事件发生概率的预测.
对于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偏见,最容易让我们对惩罚有效性的高估和对奖赏有效性的低估,真是的情况是人们的表现往往会回归平均值.也就是说,在上一次表现好的人往往容易在这次的表现中糟糕一些,而上一次表现糟糕的人往往会在这一次表现中比较好.这是因为这两个事件当中,回归平均值在起作用,这是概率统计理论的一种.但是我们往往容易将惩罚与表现好相联系,而将奖赏与表现差相联系,这种虚假因果关系的解释,会导致我们高估惩罚的有效性.
2.可得性偏见
可得性偏见是指人们往往用信息被调取容易程度的概率,错误的等于信息重要性的概率.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容易让我们回想起来的信息,会错误的高估它的概率.
请看下面一个问题
请回忆字母k,以k做开头的单词多还是一个作为第三个字母出现的单词多?
对大部分人来说,我们往往容易回忆起字母k在首位的单词,因此我们往往会高估字母k出现在首字母的比例实际上.字母K在第三个字母出现的概率会远高于首字母,因为其他任何一个字母都可以匹配出第三个字母为k的单词.
我们的大脑是通过提取信息和联想构建等做出概率判断的.例如搜索集合的可得性,不同任务引发不同的搜索集合的容易程度,包括想象力等方式来估测类别,所以一个信息如果更容易被我们提取,更容易被我们构建,或者更容易让我们产生联想,我们将会高估它发生的概率,这个过程当中一定会产生偏差.
3.锚定效应
如果在一个问题之前我们给一个无关的初始值,那我们的答案就会受这个初始值的影响而产生偏差.
如果初始值大,那我们给出的答案就会偏高;如果初始值小,我们给出的答案就会偏低.
大家都有过买东西讨价还价的经历,如果商家给出的价格高,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有很大的可能性会用高于这个商品价值的价格买到这个商品.但是如果我们会还价,一开始就还出比较低的初始值,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就可能以一个超值的价格买到这个商品.
4.结论
对捷径和偏见的了解会改进在不确定条件下判断和决策的正确率.如果我们想提高自己判断和决策的有效性,我们就要知道自己思考的捷径到底有哪些。这种思考的捷径既包括对自己的评价,也包括对别人的评价和判断.
以上三种捷径让我们对效度有限的数据依赖导致普遍的偏见.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http://fastslow.top/查看。
5905-viney薇莉-橙子第9篇
我是薇莉,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职业规划师.
如果你觉得我写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让我们一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