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能力是为培育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力的关键,除了基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外,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与个性化教学能力,是打造高效率、高效果与高效益课堂的根本条件,也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信息技术助力教学的最大功用,在于教师可以实时获取全面性的课堂活动数据,包括按键回答提问、输入文字表达想法、绘制图形与编写作业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汇总、比较、分析,教师能对学生所表现的学情立即采取有效策略来应对,使学生能在一堂课中同时做到自学与群学的学习形态,在每一个学习基础上更进一步思考与厘清概念,取得真正、可持久的学习成果。
通过反馈器收集到的学生数据,每个班生成的数据不同,采用的学习方式和侧重点也会不同。让学生不仅是教材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的最大差异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会被转换成数据或信息记录下来,教师得以即时做出决策,调整教学内容、速度和方式,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为精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面对不同的数据,教学决策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培养精准判断数据与精准做出决策的能力,不断累积教学经验,使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才能带给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