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优秀作品荟萃《文史哲》文字小驿
60、「齐小大者存乎卦」及「辞」

60、「齐小大者存乎卦」及「辞」

作者: 陳_旭_東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02:30 被阅读1次
60、「齐小大者存乎卦」及「辞」

「齐小大者存乎卦」以及之后的三句话,是「列贵贱者存乎位」的延续与补充,在文字上,有明显的模仿与对比的联系。换句话说,这四句话不过顺势而为,顺带做一些基础性的名词解释工作,以作为「列贵贱者存乎位」的陪衬。

人们所关心的当然是什么东西,既存在「小大」,又可以在卦里面找到?

「齐」有两种解释,一是「正」,现代汉语与此相近的是「确定」,《周易集解》引王肃语说:「齐,犹正也。阳卦大、阴卦小,卦列,则小大分。」

二是「辨」,「比较」的意思。《周易正义》说:「以彖者言乎象,象有小大,故齐辨物之小大者存乎卦也。犹若《泰》则『小往大来,吉亨』,《否》则『大往小来』之类是也。」

实际上,所谓「小大」,就是不「齐」,要将它们「齐」起来,当然需要先「辨」。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小大」是既在的客观事实,根本不需要外来的「确定」,只是需要人们的识别而已,所以要「辨」,「齐」的真正用意是「辨」。

用卦辨小大,存在标准,两种观点也有差别,前者说「阳卦大、阴卦小」;后者说「象有小大」、「物之小大者存乎卦」,直接撇开了与卦的阴阳属性的关系。

实际上,「齐小大者存乎卦」的关键是「齐」,就是辨。也就是说,人们自己所认为的事情的大小并不一定正确,而要通过卦来判断。

这里所说的事情大小,当然只能是所占问的事态或者说答案的「小大」。《系辞》的意思是说,你自己认为的小事,未必在「象」上反映出事小;你当成了天大的事,卦的「象」的反应未必大。

所以「齐小大者存乎卦」,就是用八卦的「象」来判断人们所占问的事态的严重程度。很明显,「列贵贱者存乎位」形式上只涉及六爻,而「齐小大者存乎卦」形式上只涉及三极。二者形成互补。

「阳卦大、阴卦小」的说法,与「天尊地卑」的情况类似,周朝所附加的「男尊女卑」,是王朝政治的次序要求。是既在的观念使然,而非「卦」的本质如此。「卦」的本质,是男坚执,女包容。

「阳卦大、阴卦小」的观点,本身与「齐小大者存乎卦」存在矛盾。因为「齐」的不可能是「卦」的「小大」,这个「小大」是别的东西,不论何者,都「存乎卦」,也无论是「阳卦」、还是「阴卦」。「阴阳」相对,因时而异,比如就没有人敢于主张「乾」大「坤」小,《系辞》也只能和稀泥,说乾「大」坤「广」。

真正存在解读困难的,是接下来的「辩吉凶者存乎辞」,因为历史的原因,《周易》后的主流观点,只能是将这里的「辞」解释为「爻辞」。比如《周易正义》的论证过程是这样的:

「『辞,爻辞也』者,其实卦之与爻,皆有其辞。知是爻辞者,但卦辞变化少,爻辞变化多,此《经》『辩吉凶者存乎辞』,与『齐小大者存乎卦』,二文相对,上既云卦,故此辞为爻辞也。云『言象所以明小大』者,即『齐小大者存乎卦』是也。云『言变化所以明吉凶』者,则『辩吉凶者存乎辞』是也。」

这个解释认真到了呆板的程度,但违背了逻辑。在八卦的「卦象」、八卦的「卦辞」以及六画卦的或者六爻的「爻辞」这三者之间,将「卦象」与「卦辞」当成同一个东西,拿来与「爻辞」做对比,混淆了本末,偷换了概念。

「卦象」与「卦辞」,是两个层次上的东西。《系辞》没有强调这两个层次之间天高地远的差别。实际上,「卦象」是本,「卦辞」是末,是远古贤者为了使后人理解「卦象」而刻意注释的。「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系辞」的目的就是为了「明吉凶」。所以「辨吉凶者存乎辞」,首先就指的是「卦辞」。《系辞》后面孔子说「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就是孔子对于「卦辞」的正确解读。

「卦辞」与「彖辞」之间,肯定不仅仅是名词上的区别,但是至今并没有发现关于二者关系的证据,所以就至少存在两个可能性,一个可能性,「彖辞」是《周易》后对「卦辞」的特别指称。另一个可能性,「卦辞」、「彖辞」二者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场合表达,被《周易》后给故意割裂开来。

「爻辞」是进一步了解这个「吉凶」的演化过程和结果才需要看的。「辨吉凶者存乎辞」,主要的是「卦辞」,所讨论的对象,停留在「三极」。只有当所讨论的对象是「六爻」的时候,产生于「动爻」基础上的解释才是「爻辞」。

「忧悔吝者存乎介」,《周易正义》解释:「介谓纤介,谓小小疵病。能预忧虞悔吝者,存於细小之疵病也。」很贴切,但无关宏旨。

「震无咎者存乎无悔」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周易正义》:「震,动也。动而无咎者,存乎能自悔过也。」;另一种是《尚氏学》:「震,惧也。惧则悔,悔则无咎。」。似乎差别不大,但分歧并不小。虽然无关对错,但是「震」必然是有「动」才「惧」,所以二者涉及本末,自见高低。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其道光明曰大,君子道消曰小;之泰则其辞易,之否则其辞险。」《周易正义》的这个解释更是让我们清楚地看出,「卦有小大」说的是「卦象」;「辞有险易」说的是「彖辞」和「爻辞」。

「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所之」的理解多出,这个「之」有「本」的含义,即本身所具有的趋向,这是相对于「位」和「象」而言的。「辞」只是「位」和「象」本身所蕴涵的客观趋向的文字说明。这一总结性的概括,在已经知道「列贵贱者存乎位」与「齐小大者存乎卦」互为对比、各有轻重的背景下,明确区分了「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与「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无悔」之间的层次。

前者属于「卦有小大」的范畴,在「位」和「象」这个「本」的层次上;后者属于「辞有险易」的范畴,在「辞」这个「末」的层次上。

《周易》后,解卦词被奉为经典,显然本末倒置。

相关文章

  • 60、「齐小大者存乎卦」及「辞」

    「齐小大者存乎卦」以及之后的三句话,是「列贵贱者存乎位」的延续与补充,在文字上,有明显的模仿与对比的联系。换句话说...

  • 列贵贱者存乎位

    《系辞传》上第三章第二第三节 第二节 原文: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

  • 2021-12-28

    人生哲学的五大原则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手卦,辩吉凶...

  • 鼓动的言辞

    《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文心雕龙) 父母能鼓动儿...

  • 困剥艮

    连卜三卦,困、剥、艮,辞乎?

  • 每天读《孟子》之四二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

  • 《孟子》(八)-- 仁义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

  • 卦彖爻象--《系辞上传》第三章

    *原文* 第三章 卦彖爻象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

  • 《易经》系辞传第三章

    彖者,万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万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

  • 《系辞上》第三章彖者言乎象者也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0、「齐小大者存乎卦」及「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do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