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收到了第7期死磕演讲训练营第1组的紫藤的邀请,和她加了好友。

真的是,还没有缓过劲儿来。
从4月28日夜里10:00左右开始睡,第2天,第3天,这两天特意放松自己,不让自己多想任何的事情,终于到了30号快要结束的时候,才感觉自己终于缓过来一口气。
因为紫藤的这一加好友,一大波的回忆杀再次杀来,真的是有着无限的感慨。
如果让我对4月份进行一次小小的总结,什么是我2019目前最大的收获的话?那么就是不知死活的连续两次进入了28天死磕演讲训练营。
2019年的两次死磕,让我感慨良多,收获多多。
第1次是作为死磕演讲训练营的学员,那天我记得日子特别好,叫做2月14号情人节,就在2019年的情人节这一天,我进入了死磕家族,也从那天开始,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于此刻自己潜力有着无限兴趣的人。
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潜力,就像在死磕训练营里头,我曾经说过的那样,哪怕是在我生活无着的时候,我都没有像这样用力的逼过自己。而也正是通过了这28天的死磕,我越来越感受到自己其实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很多的时候,都把自己的这份优秀藏起来。不愿意让人看到。
我觉得,如果要针对训练营的学员的话,单单看紫藤为此写的攻略,其实已经真的足够了

那之后,运营人员问我,愿不愿意再继续参加,第2次死磕,成为下一期的学员,参加复训,说实话,我是犹豫了几分钟的,就在我决定参加复训,成为第2次死磕自己的成员的时候,结果又一个崭新的邀请来到我的面前,那就是邀请我,但当其中一个组的组长
在那个时候,内心有着无限的感想,我到底是去呢?还是去的,还是去呢?
是当学员好呢?还是当组长好呢?
因为从我自己参加死磕的学员的感受来看,我认为组长应该比学员更辛苦,辛苦很多。
而我是一个懒人,我并不愿意吃很多的苦,在日常生活中,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在所有的网络社群里面,能够潜水,绝对不发声。其实就是在进入了DISC社群之后,我才稍微的活跃了一点点。
因为,我觉得没有那个必要。
我的老师就一直评价我,我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我对自己并不是一个有着太多要求的人。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老婆孩子热炕头。
但最后禁不住这份挑战,对我的吸引。我答应了,然后进入了深渊而无法自拔。
进入了深渊而无法自拔呀,呀呀呀!

第2次的进入,是2019年的4月1号愚人节。这个日期真的有着太多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有着太多的警示意义。
警示自己,不要随随便便进入深渊
这一个月,都被深深的陷进了情感的漩涡当中
这一个月,都被死死地纠缠在语音和情绪之中
这一个月,都是奔波在讲课的路上和听语音的路上
这一个月,也深深地被 学员们的死磕精神所感动着,打动着,激励着。

为了一个视频的录制,学员们是如此的死磕,自己不努力怎么好意思 。
有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已经进入了疯了的状态,一边被 他们的死磕精神打动,一边儿在纠结于学员的情感状态,还要要求自己的理性脑对学员的用气发声,乃至整体的状态的表达,进行分析,是否能够有更多的提高,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减少他们目前存在的短板
看着学员有进步,真的很开心,特别是看到,几乎是每一个学员,都是在他自身努力的情况下,因为我们组长、我们的点评老师、各位官官的一句话,对他们的亮点火花的再次放大,将优势逐渐放大 ,短板渐渐拉长,那份喜悦,是在当学员的时候,是无法享受和体会到的
当然,也会纠结一些状况,比如语音语调方言这些属于需要长期才能解决的问题,学员自身、家庭、生活工作中所碰到的我们局外人无法解决的问题,甚至每一个人都很优秀,我具体推谁去接受老师的点评,这些难关,放在组长的面前时,其实也真的是很纠结
还好和我搭班的安姐姐、笨鱼都是特别有经验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颗热情的助人的心,助人成己,真的在这里有的很深的感受
我们组的小伙伴都算是努力的人,所以能够取得最终的整个小组的分数得到团队第一的优异成绩,但有时候我们也在纠结,团队第一大的程度上就意味着,很难拿到个体的第一,这是一个两难的结局
不过在安姐姐的话语里,有这么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有意思,那就是”在我们组里头没有明星学员,因为每一个学员,在我们眼里都是明星”“不要我们一个学员上北大清华,其他全落榜;最好是全都能上一本”
我记得,当时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是在深圳机场,狂风暴雨席卷深圳,本来我感觉前途一片黯淡,就是当这句话说完之后,我突然感觉,机场大厅上面的廊柱都变成了一颗颗的星星,所有的学员在我面前都成了一颗颗的明星。那个时候,心情豁然开朗,帮助少数人成功和帮助一群人成功,肯定是一群人更重要
又想起了《无问西东》那部电影,感觉一下好了很多,连飞机只不过是延误6个小时而已

反思一下自己做组长和做学员的经历,真的感觉做组长真的很辛苦。在做学员的时候最后一天,虽然也是在路上,但我还有精力能够再写一篇文章,赶在闭营的时候直接发出来,做组长却再也没有这个精力了
但不管怎样,发现经过这么两轮死磕,自己真的是有了提高
不管是结识了一大群的人脉关系,认识了一群特别靠谱的朋友,提升了自己演讲及授课能力,了解了部分社群运营的技巧,更重要地是让自己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维方式,不再慵懒地躺在床上吃老本了。
哈哈,这个提高就已经价值不菲了。

那如果再重新做组长的话,我可能会按照自己的套路出一些牌了
第一,尽量不额外参加一些活动。这次做辩论赛的辅导员对于自己来说有点超标了。因为除了正常的线下做的课程和路上的时间很辛苦之外,辩论赛的辅导员牵涉的精力,也是比较大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辅导员只能场外辅导,有时候有些有心无力的感觉,这些对后面其实是有影响的
第二,提前告知作业的提高点和要求点。在正常的点评作业之前,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最好就把这次作业,可能涉及到的要求和注意点,提前和学员伙伴们进行沟通。很多的学员在进行打卡作业之前,并不知道这个作业能够帮助他们什么,于是做出来的作品,有些连最基本的要求都没达到,因为他不知道有这个要求,但当知道了以后,那个进步是不一样的。靠自身感悟,学员就能够知道的话,就不需要训练营来进行训练了
第三,合理的分配时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把所有的作品,等到22:00左右,进行点评的话,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我觉得三个点比较合适,一个是早晨吃饭的时间,一个是中午的吃饭时间,一个是晚上的吃饭时间,把大部分点评完成,然后在晚上8:00左右,听大群的点评,再在晚上10:00左右,完成其他的点评。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合理的分配,点评的时间,也可以倒逼学员能够提早完成打卡作业,不要都等到压线的时候,才急着完成作业,效果不好,同时也造成作品的积累
第四,组长也要不断的精进。在前面的过程之中,较多的精力是放在如何寻找学员的闪光点上面。因为,如果讲学员的不足地方讲得太多的话,会让学员的进步动力变少。但在几天之后,大家熟悉的基础上,作为组长来说,还是需要有针对性的把学员的通用性的毛病指出之外,还有他个体上,有什么可以提高的地方指出来,这是切实的帮助学员。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修炼苦功,要像北北老师,柯研老师,明华老师,晨雨老师这样的专业性。
休假几天,其实除了抓紧时间陪陪老婆孩子,也没有闲着,收拾了一番花花草草,家里清理得女儿有点不习惯,另外还把正面管教再翻了一遍,听了北北老师自我介绍三天营,听了未来呈现训练营的两天故事的力量,还被光光教练了一次,回顾了一下五维课程,虽然没有想什么工作的事,但事情依然安排的满满当当的。
紧接着挑战又在等待,除了日常的课程之外,789三天的集训,还有2526与简奶奶的学习碰面,还有6月头7天的NLP,都是硬活
又一次当组长的机会摆在眼前,是否还要继续死磕呢?真纠结呀。哈哈
教练的时候,高平老师让我觉察一下,为何老是喜欢笑,我再觉察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