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被教导要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竞争日益激烈,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梦想和利益拼尽全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退让”一词似乎成了软弱和逃避的代名词,被许多人嗤之以鼻。然而,马伯庸2024年的新作《食南之徒》,这本书却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智慧——退让。真正聪明的人,并不是那些一味争高下、斗智斗勇的人,而是在关键时刻能够审时度势、懂得退让的人。

1、
书中南越王赵佗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原本,南越王并非赵佗,而应该是任嚣或者他的子孙。
想当年,50万秦兵打进南越地界,也就是现在的岭南地区时,当时的秦兵统帅是任嚣,而赵佗只是他的一个副将。
任嚣带领秦兵大战百越部落,建立了岭南三郡和现在的番禺城。后来,任嚣重病,临终前,他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把权力交给了赵佗。因为他深知,一旦自己离世,子孙后代在赵佗的权势面前将难以立足,与其为了虚名而让家族陷入危机,不如主动让贤,换取赵佗的善待与家族的长久安宁。
赵佗继位后,果然不负所望,对任家后人优容以待,甚至赐予他们肥沃的土地,任家人也深知进退之道,远离朝堂纷争,安心于田园生活。
曾国藩有言:“终生让人道,从不失寸步。”任嚣的退让,并非软弱,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他认清了自己的实力与在大局中的地位,在预感到绝对劣势后,果断选择提前认输,从而换取了家族与个人的最佳结果。
面对权力与利益的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与长远的眼光至关重要。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以退为进,方能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
2、
书中还有一个叫甘蔗的姑娘,也是个明白事理、懂得让步的人。她想找唐蒙帮忙查清她阿姆被冤枉的事情,就答应给唐蒙一个特别的酱(枸酱)的秘方作为回报。但是,当他们去找甘蔗阿姆的朋友梅耶,想了解以前南越王赵佗死前的事情时,唐蒙意外发现原来那个特别的酱在大汉的蜀中叫蜀狗酱,他自己就能找到做法。这样一来,甘蔗手里的秘方对唐蒙就没用了。
甘蔗一想,自己现在也没什么能跟唐蒙交换的了,就爽快地把秘方给了唐蒙,只是跟他说,等查清真相了再打开看。甘蔗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她怕事,而是因为她识大体。有时候退一步,不计较眼前的小利益,反而能避免更大的麻烦,收获更多。
正如网上有句话说的:真正有格局的人,往往并不在乎眼前的一点利益得失,他们更在意未来能有怎样的回报和收益。
甘蔗的识大体和坦诚,也让她在困境中收获了一位值得信任、愿意帮她证明她阿姆清白的伙伴——唐蒙。
3、
生活中,有的人会为了点小事情就跟别人争来争去,甚至大打出手,真的很不值得。有时退一步,用更宽容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反而能让自己和别人都过得更舒心,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我曾看过一段视频,记录的是这样的一场悲剧:一个人到面馆吃饭,结账时发现饭钱比墙上的价目表贵了一块钱。老板坚持说那是以前贴的,现在就是这个价。两人互不相让,最终那人冲动之下冲进厨房,用刀砍死了老板。为了一块钱,一人坐牢,一人丧命。
其实,很多时候,适度的退让,不仅是对他人的宽容,更是对自己的保护,它能有效避免无谓的伤害,守护我们的尊严与安全。在冲突面前,多以大局为重,用智慧和耐心去化解矛盾,才是明智之举。
当然,退让也不是说什么时候都要放弃。有时候,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也很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判断,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退让。
写在最后
正如《食南之徒》中所写:一个人最要紧的,就是认清自己的实力,以及这份实力在大局中的位置。任嚣、甘蔗他们清楚自己的处境,才会选择提前放手、退让,来换得最好的结局。
退让,有时真的是一种大智慧。它不代表胆小怕事,而是明白如何审时度势,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去应对生活中的每一个难关。
往后日子里,面对困难与挑战,我们或许可以试着退一步想想,用一颗更加宽广的心,一份更加冷静的头脑去拥抱生活。
如此,我们终将体会到,退让其实也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推动着我们稳健前行,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远、更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