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战争一定会给平民带来巨大的创伤,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情感上。古代有很多诗人深受战乱之苦,最苦的,脑子首现的是杜甫。
杜甫一首《春望》,开首两句“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诗中所描绘的这种画面一直深深印在脑海里:一片灰蒙蒙的天空下,四处是断垣残壁,荒凉淒惨。
今有白居易也受战乱之苦,祖业田舍被损,家人分散各地,于是写下这份家书,其中尾句“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让人不禁想起因生计分散在各个城市的兄弟姐妹,现如今也是处于这种长大后各奔东西,如今即使共看明月,但一夜乡心却是五处同的境况。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唐•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意译】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世艰难,又赶上饥荒之年,祖传的家业早已无存。弟兄们也漂泊在四方。经过战乱,田园一片荒芜,骨肉分离失散在路途中。
我们形影相吊,好似千里孤雁,同根兄弟分散,好像秋天的飞蓬。大家一起望月应该流下眼泪,分散五处的兄弟姐妹这一夜的怀乡之心是相同无二的。
【品读】
这首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秋至次年春之间。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动乱时期田园荒芜、骨肉分离的情景,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兄弟姐妹间的思念之情。
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舍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这样的比喻,突出手足离散之惨戚。
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弟姊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
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