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百贝忘忧社
“一事有恒,皆万事皆可渐振,毋以为小端而忽之。”致敬那些在自己道

“一事有恒,皆万事皆可渐振,毋以为小端而忽之。”致敬那些在自己道

作者: 彦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14:42 被阅读0次

最近看了一篇特别好的爆文,结尾有一句:

“决定你人生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做人做事的格局。”

格局见结局。

好振聋发聩啊!

我一直以为决定我人生上限的一定是体重呢。

只是,格局两个字实在是太抽象了。

它言简意赅说不清,我只能这么形容,也许能通俗一点:

格局就是让别人感觉你人格高大,胸怀广阔的一种表现。

那怎样做,才能提升你的职场格局呢?绝对不是向上拉伸运动和扩胸运动啊!

1,遇到屁大点委屈时,扔掉你的玻璃心

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玻璃心?

玻璃心的人,做好了一件事必须要哄,认为不夸他就是老板的失误;做坏了一件事不接受批评,一骂就委屈:我都这么努力了居然还要骂我!

拜托,这个世界如果苦劳是可以创造利润的,富士康的工人应该是全球首富了。

任何一个老板,平时为了业务发展已经伤透了脑筋,还要揣摩你的心思,思考你的人生,你以为老板是你娘亲吗?

扔掉你的玻璃心吧, 它让你多疑、敏感、情绪化。

让你永远都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就别说什么格局不格局了。

2,小有成就时,别以为自己攀上了人生巅峰

有一些场景也许你们也很熟悉。

一个人升职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立马把不爽的人给炒掉了;

一个人跳槽工资翻了倍,以为自己已经能力也翻倍了,努力和钻研的力度也立马减半了;

一旦获得了些小成就,比如拿到个几百万融资啦,恨不得开十几个发布会全球滚动巡回演讲。

取得阶段性成就,很容易就会抹杀了一个人继续前进的动力。

3,遇到问题困难,眼里要揉得进沙子

这个世界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公司。

发展得蒸蒸日上的平台,也许内部秩序就混乱一点;

上升空间巨大的初创公司,也许各种杂事都要你一个人干。

在职场要有格局,首先要学会眼里揉得进沙子,看得惯不习惯。

4,切勿不必要的敏感,放过自己,体谅他人。

“做人千万不要太敏感,要豁达一些,不仅仅是对别人,也要对自己。想太多伤到的是自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随随便便一句话,你都要想东想西琢磨来琢磨去太累了,很多事情都是听的人记住了,说的人早忘了。不要错误的认为别人都自我意识太强,其实是自己的自我意识在作怪。”敏感其实是自己和自己战斗。

结语:

得失随缘,随缘自适。真正的随缘,并非什么都不做,一味地等着老天安排,而是需要全心全力的付出,对结果如何却不会太在意。一念之间,相隔万年。

人生,既是过出来的,更是选出来的。一念之间的抉择,你的人生格局从此不同。对于重要的人,不要信口开河;对于重要的事,不要头脑发热。

如同大家在简书的历练一般,保持好的心态,做最真实的自己,过程虽艰辛,五味杂成,但是苦中作乐,别有一番滋味不是么?

希望大家努力坚持,都能收获颇丰!

相关文章

  • “一事有恒,皆万事皆可渐振,毋以为小端而忽之。”致敬那些在自己道

    最近看了一篇特别好的爆文,结尾有一句: “决定你人生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做人做事的格局。” 格局见结局。 好振聋...

  • 坚持的力量

    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你有多久没有读一本书?你有多久没有坚持做一件事情? 曾国藩曾说过,“一事有恒,则万事皆可渐振”...

  • 事尽理出 理尽道达

    星光、草木、孩童,皆可养心; 万事不怕繁杂,耐住性子,终究一事一事; 事尽理出,理尽便可道达。

  • 2018-11-27

    曾国藩说: 一事有恒则诸事皆可见振 曾国藩说: 读一不二 毛主席曾经这么评价这个人 愚千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

  • 中元节,那些阳气弱的人该怎么过?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学认为,宇宙万事万物皆可分为 “阴”和“阳” 不同事物可分阴阳 同一事物也有阴面和阳面 “生...

  • 启迪人心,移风化俗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 《菜根谭》的这两句...

  • 2021-02-20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 兵者不祥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毋矜,果而勿伐,...

  • 019 - 曾文正公嘉言抄

    养生与力学,皆从“有恒”做出,故古人以有恒为做圣之基。

  • 023 - 曾文正公嘉言抄

    未习劳苦者,由渐而习,则日月变化,而迁善不知。若改之太骤,恐难期有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事有恒,皆万事皆可渐振,毋以为小端而忽之。”致敬那些在自己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zx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