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和悱

作者: 琴心雕虫 | 来源:发表于2023-02-12 23:38 被阅读0次

学生考试成绩出来了,很差,意料中的。网课的效果,大家都知道。可是下一步怎么办?面课就会好么?根本的问题,我们也清楚,网课固然有学生的不自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内动力不足,求知欲不强,自然不想啃这费劲的功课。另一方面,我们似乎也没有拿出更科学更有效的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动力。明知道讲授效果并不好,可一到了课堂上,喋喋不休的讲授就变成了主要方式。

今天校长一直在强调孔子的这句教育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当然很熟悉这句,可是我们无法让学生“愤”和“悱”,往往就是自己披挂上阵了。一步步把学生惯成了上课不会学习,不肯动脑,也动笔也不想做的懒汉。

下一步需要学习,更需要研究,如何激发学生“愤”和“悱”?我们都需要逼自己一把。

相关文章

  • 【第二课】愤启悱发: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张力

    读后感之《胡立根——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文艺课》 【第二课】愤启悱发: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张力 愤启悱发是“不愤不...

  • 《论语新解》之述而篇

    【原文】 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③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①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

  • 1月26日拜访荀老师

    1、孩子是战士,父母是文工团、击鼓者,父母需要做的是“不愤不悱、不启不发”,中的“愤”、“启”者,鼓舞孩子的...

  • 生命思语2020-03-09

    愤悱:让学习真正发生 ——面向深圳中小学师生家长的演讲 (2020.03.08 CCtalk87765928) 各...

  • 昨今读思

    一、22:38睡,6:06起床 “愤”强调了思想和情绪的郁积、饱胀,“悱”强调了无以排解、难以宣泄的痛楚。而孔子的...

  • 季谦先生:如何保持愤悱之情?

    问学三:先生您好!学生在听晨话或看文集时,心中总会有震动,从而一股愤悱之情油然而生,但是在去文礼书院的路上,仍会动...

  • 启发正当时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学生是有条件的,只要看准时机,这个时机就是愤和悱...

  •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原文】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4)也。”(《论语·述而第七》)...

  • 以“愤”“悱”的境界实现理想课堂

    ——2014年12月海门新教育“理想课堂”开放周观课反思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的教育原则,体现了孔子素质教...

  • 想要教育孩子有出息,必须从经典入手!

    想要教育孩子有出息,必须从经典入手! 因为经典教育,一个个叛逆厌学的孩子,变成了“愤悱向学”的孩子。 因为经典教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愤和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lj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