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媳妇儿给我带来了一女一儿”“让她站到我的船上”——这些看似深情的话,却藏着亲密关系中最常见的误区。在192期实操班的现场,一位男士的分享引发了全场掌声,却被王纪琼院长一针见血地点破:“这有两个原则性错误!”
如何说话,背后是如何思考;如何思考,决定了关系走向何方。
一男士在实操班课堂上分享说:我爱人给我带来了一女一儿,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儿。我们之间也有石头的一面,我想到了求同存异,用爱心去融化。让我爱人站到我这条小船上,平安划到幸福的彼岸。
我们都沉浸在这个男人诗一般表达的意境中,不由得鼓起了掌。
没料到院长却说:“我就从你的发型上、面部表情上都能看出来你是个什么性格的人。我说得直白点你别生气,我是老师,大家既然交了钱,我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我不能让你们错得很稳定。我给你指出两个原则性错误。”
第一个错误的理念是,我媳妇儿给我带来了一儿一女,好多人听完都觉得,好有良心的老公,好温暖。这是错的,不是你媳妇儿给你带来的,是恁俩一块儿合作生,一块合作养。你不能这么盲目的说,那女人就是生孩子工具了,这对女人不公平。
第二,你说了一句更过分的话,我媳妇儿站在我这条船上,你以为你是谁?叫媳妇儿站到你这条船上?没把媳妇儿当自己人。听着很温馨,实则是背后有传统的大男子主义、不尊重女人的典型形象。咱传统的说法,我媳妇儿从她们娘家嫁到我家,这是错的。成熟说法是啥?就是媳妇儿从娘家出来,我从俺们家出来,共同组建了一个新家。
男人一听频频点头:“院长说得太对了,我媳妇有时候都会说我大男子主义。”
院长说:“又死板还横,有时候还好生闷气,脾气还大。你觉察一下是不是这样?”
男人:是的是的,别人都说我缺乏灵动性。
院长:不,你这辈子都没有灵动了。有点弹性都不错了,我建议大家让自己的人生变成有弹性的人生,你会活得爽。太直太硬容易脆,脆的东西它就容易折,折了之后他还会埋怨自己。所以你有时候会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甚至还有点自卑,有对自己不满意的内在特质。所以你就会想证明自己,一证明自己不打紧,弄不好都用力过猛。
院长不愧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全网粉丝4000万+的大V,讲课就是这么接地气,在一言一行中让人受益有启发有收获。
在这个过程中院长看到前排有个学员,家里原来也是一团糟,后来调整得可好了。院长他名字的时候,这个学员一直稳稳地坐着。
院长笑说:“你看,说到你了,咱至少站起来,转身,朝后面挥挥手。”
学员赶快站起来照做。
院长真的像邻家大哥、像父母、像老师,一点一滴地指导着我们为人处事之道。
我对这个点名后要站起来,也是一直没做好。点到名了,站起来,感觉可不好意思,又有人看到自己了,既有高兴也有担忧,想被认可,又不想太出名。结果犹豫间就僵在那里了。
所以院长经常教导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胡思乱想,做当下应该做的。
点名,站起,挥手致意,再坐下。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
学了院长的课回去处理事情就能得心应手。
周末,我跟孩子聊天,我说:“儿子,有个事我跟你商量一下,妈妈建了一个高中生的群,全国各地有200多人了。要求写陪高中生的文章。我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你让不让写咱俩之间的事发出来?”
“建群的目的是啥?”
“高中家长互相陪伴。”
“不写行不?”
“可以。”
“妈妈,你是不是可想写?”
孩子这一句话问住了我。要是以前我会说很多,妈妈建的群妈妈不写说不过去,咱俩之间的经历可精彩了,写出来肯定可吸引人,有个阿姨写了就特别火。我说这么多的目的就是绕开了孩子的问题,给孩子解释,解释的目的就是想让儿子同意写写发出来。
结果说了一堆,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耐心说:妈妈你到底想说啥?
灵光闪现中,我想到院长说的话,要做真实的家长。我顿了一秒,对儿子说:“是的,妈妈可想写。”
孩子说:“暂时不要写,好吗?”
“好。”好完也很坦然,三年前100篇文章中有99篇都是写儿子的,因为生活的中心就是孩子。现在即使不写孩子,也有写不完的东西。
真正的改变,从说话开始,更从直面真实开始。就像后来我鼓起勇气问儿子“妈妈可想写你的故事”时,那句简单的“好”背后,是放下绕弯的坦然。王院长说:“做当下该做的,别胡思乱想。” 也许,幸福就是这么实在——把“我的船”变成“共同的岸”,把“为你”变成“我们一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