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

作者: 胡八毛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22:58 被阅读8次

说到读书,是有几句话想说的。

总有朋友会问我“有没有推荐的书?”每次有人这样问我的时候,我总有些惶恐,其实我看的书真的不多,和那些每日睡在书堆里的人是完全没得比。但有朋友这样问我的时候,我还是会告诉他们,最近我在看什么书,是关于某某方面的,我自己受益良多,你也可以看看。我这样解释一番,往往会把他们吓退,他们会要求我推荐一些语言幽默的故事。我就会再找几本给他们,但我总觉得他们最后没有去看那些书,因为我从来没收到任何反馈。

问这个问题的朋友们,应该先去看看张新颖先生的《读书这么好的事》,我在绍兴的某个书店里发现了这本书,很薄的一本小册子,里面一共24篇文章,都是张教授当时在报刊上连载的关于如何阅读“经典”的文章。这本书浅显易懂,把读书这件事讲述的很清楚:为什么读、怎么读、读什么。

后来我看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胡适先生的《容忍与自由》里,也有章节是讲关于读书的,大家可以去看看,也许对读书这件事会有一些了解。

说到读书,一般有三个疑问。

一是为什么读书?二是读什么书?三是怎么读?

关于为什么要读书,胡适先生说了三个理由。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就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可以获得思想活动的来源。

重点说说第二点。这句话的意思跟张新颖教授在《读书这么好的事》这本书中表达的一个观点相近,那就是读经典通晓古今,看起来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件事。举个例子,想要读懂《诗经》,除了要具备文学知识、还要具备民俗知识、社会学知识、甚至是考古学知识,《诗经》中的典故和习俗多到数不胜数,只有具备各方面的知识,才能真正读懂《诗经》,而在你读懂它的过程中,你又掌握了其他的知识。就《诗经》来说,它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的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白居易等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能感受到《诗经》中的风雅思想。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更是成了后人学习的典范。

所以读书真正目的在于读书,要读书越多才可以读书越多。

至于读什么书,我是完全没有发言权的。一是自认为没能力,二是各人思想不同、兴趣不同、关注度也不同,不方便指导。但文末会更新一下我的书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现在来说说怎么读书。

读书是有方法的,也是讲方法的。就像初高中时,语文老师教我们做阅读理解,先泛读一遍文章,再去看问题,紧接着根据问题,精读文章,最后找到相关语段,提炼、总结,写出答案。

阅读一本好书,也是这样,一步一步,当你看到能打动你的文字和段落,就进行标注,并且写下自己的见解。这样读下来,薄薄的一本书也让你读厚了,而且读每一遍的感受都会和之前不一样,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如此。你可以对比自己每次所作的标注,与那个当下的自己相遇,会惊喜的发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人很少有机会能察觉到自己思想上的蜕变,读书做批注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除了摘抄之外,写书评也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读两遍没意思,那可以尝试写写书评。不需要将文章写的一本一眼,可以运用各种有趣的语言、甚至是用代号代替男女主人公的名字。你可以就整本书来谈谈感悟,也可以就某个章节、片段来聊聊想法、甚至是可以梳理书中人物的关系。之前看《无人生还》和《东方快车谋杀案》这两本书的时候,我的书评都十分简短,三百字不到,因为故事中涉及到10个以上的人物,我还用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代替,后来在手机里翻到这两篇书评的时候,乐不可支。

现在比较流行的思维导图,逻辑性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但我一般只有在阅读工具书或者类似于《中国文学史》这种学术性较强的书籍才会使用这种方法。

最后来说说读什么书。

如果实在不会挑书的朋友,可以下载豆瓣app,评分在8.5分以上,有千人左右的人评价过的书都值得一读,甚至可以多读。豆瓣有各类书单、榜单,可以先去浏览一下,再从里面找合适的、想读的书。

我大概是在大四才开始集中性看书,大四下半学期窝在寝室没出去找工作,那段时间基本书读书、睡觉、发呆。发现了几个特别钟爱的作家,比如日本作家是枝裕和、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这两个人我真的是逢人必说,死忠粉一枚。

下面说说我的书单。

如果想开始看书,可以先看看:《读书这么好的事》

关于寻找自我和自我认知的书:赫尔曼黑塞的《德米安》、《悉达多》、《荒原狼》。豆瓣评分都为9分,《德米安》是我迄今为止唯一一本看过三遍的书,书上划满了痕迹,它陪我度过了一段黑暗迷茫畏惧的日子,而《荒原狼》则是我反复拿起、又再度放下的一本书,我像极了书里的主人公,同样是一匹来自荒野的狼。

关于亲情:首推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比海更深》、《如父如子》、《步履不停》。淡淡的温情中夹杂着复杂的人性,大家都在挣扎着跳出原生家庭,而最后又再度紧紧拥抱。永远不要把一切归咎于原生家庭,而放弃生而为人皆有可能的温柔与爱。还有王朔的《我是你爸爸》、北野武的《菊次郎与佐纪》。

关于青年人:《容忍与自由》、《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给青年艺术家的信》、《给青年诗人的信》、《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关于诗歌: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又污又有思想,一度是禁书。辛波斯卡的《万物静默如谜》,总能从寻常中发现神奇。余秀华的《月光落在左手上》、《王尔德诗选》、《稼轩长短句》等都是我看过的,都不错。每个人都是诗人,也都能成为诗人,所以请热爱它,你会发现读诗比读小说还有趣。

关于原生家庭以及种族等:《原生家庭》、《杀死一只知更鸟》、《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我要快乐、不必正常1》

王小波:《黄金时代》、《爱你就像爱生命》、《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绿毛水怪》、《似水流年》

路内:和王小波风格很像的一个作者,《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刀锋》、《面纱》、《人生的枷锁》、《寻欢作乐》

白先勇:《孽子》、《台北人》、《纽约客》、《树犹如此》、《台北人》、《寂寞的十七岁》

悬疑:东野圭吾的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冶文彪的《清明上河图》密码系列丛书等

爱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最大程度的影响了我的爱情观。

历史:《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人类简史》

小说:《动物凶猛》、《角儿》、《雪国》、《挪威的森林》、《活着》、《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等。

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素履以往》、《琼美卡随想录》、《文学回忆录》、《温莎墓园日记》、《我纷纷的情欲》等。

以上书籍都是我阅读过并对我产生了一些影响或感受极深,各位可以在这里挑挑拣拣。如果能有一些帮助,我也是极其开心的了。

我不是一个好读书的人,但愿能在这些或那些的书里找到些只言片语聊以安慰无聊且平凡的一生,好让这一路尽是火树银花、灿烂星河。

最后分享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相关文章

  • 世界读书日的这个理想的下午的读书时光

    今天是读书日,总得说点儿什么。 关于各种读书的励志故事,关于书的各种典故,名言警句,以及各路写手的关于读书的鸡汤文...

  • 写给天堂的外婆(16读书月)

    亲爱的外婆: 您好!今天世界读书月。 朋友圈里发最多的都是关于读书月读书的,关于樊登读书的。今天和...

  • 2021-05-09

    关于读书系列1: 1:关于读书 ,我很开心在如今这个唯利是图的世界里,我还保有读书这么个‘世外桃源’。 2:关于读...

  • 我的两点读书感触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各种读书活动和读书文章都冒出来了。读书历来是值得倡导的事,从古至今,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很多,关于...

  • 读书日,谈读书

    借此“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谈谈关于读书的话题。上午在车上听车载收音机关于读书现状的广播,目前国人读书的现状是:电子...

  • 艺术与生活系列之【壹】

    ———关于多读书 【其一】关于为什么要多读诗书的笑话两则 多读书还是很好的,为啥要多读书...

  • 对话开思——从“抑郁症”开始的

    最近很喜欢在开思读书会群里,与一群很有智慧很有思想的朋友一起交流,关于读书,关于生命,关于家庭,关于婚姻,关于生活...

  • 来,五月份的读书营邀请你

    关于读书,突然有话想说。 读书日那天,我看到关于读书最让我心动的描述,是梁晓声。他说一想到读书,就会想起林徽因的诗...

  • 有感 | 读书的意义

    今天在一个读书群里看到讨论关于“读书的意义”,关于这个问题不由想起自身的变化,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 学生时期更多的...

  • 关于读书的干货,一百年前就有了

    如果你是个爱读书的人,想必你肯定看过不少关于读书的干货文章。 关于某一个方面的书单,关于如何开启快速阅读,关于如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tk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