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哲思想法
老子“反者道之动”另解 -

老子“反者道之动”另解 -

作者: 一曲隐曰 | 来源:发表于2019-06-04 10:02 被阅读1次

        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章,是所有章节中最短的一章,仅有21个字,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很多人将此章做为《道德经》的总纲或解读老子思想的钥匙。尤其是“反者道之动”这一句,多被释解为“道的运动规律”,即“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循环往复”或“两个矛盾者的对立物双方互相向其对立面转化”。  这种将“反者道之动”的意思释为物质运化规律或辩证法的观点,近几十年在对老子经文的理解上一直占据很大比重,几乎成为主流共识。 

        然而,本人以为该观点虽可号为“主流”却不能入”老子之流”。何以此言?因为其偏于自是、偏于想当然之故。的确,物质运动自有其规律可言,而且其运行也必定有一个辩证互化的过程。你当然也可以因“反者道之动”这一句话,从中受到启发引出上述看法,甚至随自发挥形成一套思想理论。但我在此想说的是老子这句话的本意,也就是他当时的初衷,它真是这个意思吗?对此,若是没有设身处地从老子经文自身的语境和前后文脉的关联中去考量(更不用说从老子著书行文的初衷去理解),仅以其”反者道之动”的字面意思去随意牵连,将其视为“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依据来看,未免失之主观。所以,上述解读虽可谓当下之“主流”,但其与2500年前老子本人的“意识流”并没有形成交汇。

        我们如果细观老子经文不难看出,老子是一个重力行而不屑空谈的人。虽然“美言可以市尊”,但“美行”更“可以加入”。故对于志在“行不言之教”的老子看来,他一定不会去刻意立说、更不会热衷于“伟大思想家”之类的名号。老子著述《道德经》,旨在通过他的言道传道,能让嗜欲深重的人类明信真理、迷途知返,并伴以身心修行进而达于人生的自由境。所以,老子十分看重修身,并将其视为一种“美行”。然而,但凡言及修行,又无不是一种向内净化、逆归磨砺的过程,而老子在此章节中所言的“反者”,正是指这类逆俗回归反身趋道之人之事。既如此,“反者道之动“中“道之动”三字的意思,便不能看做是“道的运动”,而应当以“趋道之行”的意思来解。

        故综上之言,老子“反者道之动”可以释意为:“反物欲而动是回归于道的美行”。

        老子为强调这一归道(指归道体之“无”)的“美行”,还特意在本章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之理做为依据。而且在随后的41章起始,更以“勤而行之”的“上士”之德行加以佐证与称肯,同时以乐于欲利的“下士”对此“美行”的态度相与反衬——“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分析到这里,我想,老子“反者道之动“所含的意图意旨,与其重行的初衷以及行文脉络的语境应该是顺恰融合的。至于上文所列述的,这一句话与“朴素辩证法”有无必然关联以及其思想的伟大深刻,那是后人的引申或发挥,其与老子肯定也有关,但对于“至誉无誉”的老子而言,他真的在乎这些吗?

     

相关文章

  • 老子“反者道之动”另解 -

    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章,是所有章节中最短的一章,仅有21个字,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

  • 妄悟2

    “反闻闻自性” 要点在 “反” 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老子《...

  • 《老子》详解,给所有曲解老子的人(四十)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同返,这里解为周期运动。弱,...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十二)

    (十二)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注释】: [...

  • 【道德经】第四十章190221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易解】 正﹑反之间的出入自如,是...

  • “反者道之动”的另一面?

    《道德经》有这么一句:反者道之动。 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对中国哲学中辩证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启迪了《易传》、...

  • 《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 反者:返回,循环 【反者,道之动】 循...

  • 《反者道之动》与亲子关系之浅见

    一、《反者道之动》之浅见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40章 《反者道之动》这一章是...

  • 【我们的字典里可以柔弱吗?】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一老子 1 、现在的我们...

  • 四十.《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 道本来无所谓动或者不动,反或者不反。可是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反者道之动”另解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tl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