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给孩子们讲了汤姆兔系列故事,大女儿说最喜欢那本《汤姆的神秘礼物》里面的寻找扑扑达的故事。
她说是因为觉得最好玩,最幽默,尤其是小兔汤姆在到处找,还是找不到,急得在沙发上又蹦又跳又哭又笑时的情景,还有最后终于找到扑扑达,原来是一只河马,汤姆说因为找扑扑达,而把爸爸妈妈折腾的够呛,自己很淘气的环节。
这两个故事情节,都让女儿觉得既好玩,又像是自己的经历的描写一样,让她感到亲切和熟悉。
女儿小的时候,也经常发生让我和她爸帮她做类似寻找‘扑扑达’的事情。
比如她要玩一个玩偶娃娃,找不到了,给我们说她的‘滴滴’不见了。我们问她什么是滴滴,长什么样,她急得跺脚抹眼泪,但就是说不出来。
等到最后我们都忘了这件事,她的滴滴莫名出现了,原来是一个弯鼻子的布偶大象!
在寻找自己表达不清的物品时,这一切着急、伤心、失望、迫切得到、恐惧失去等的内心感受,我相信女儿都和汤姆兔一样全都经历过,但是她无法像汤姆兔这样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心情、情绪、行为和审视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
而这本书,正好借助汤姆的经历,帮助女儿回味了自己经历,清晰了自己感觉,并完整地讲述了寻找物品的种种情绪和行为表现。
这个故事悄无声息地熨帖了她的感觉,道出了她的心声,犹如一个没有说教的知心朋友一样,让她得到安慰和共情。
在这份安慰和共情里,女儿的心理得到润物无声的修复和满足。
如果没有这份修复,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得不到共鸣和理解的话,长期累积,孩子就很容易产生偏激或抑郁的情绪。
而这样的心理自助绘本,正好是孩子最适合的心灵自助修复的工具和礼物。所以我推荐它:汤姆兔心理自助绘本,全套26册,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