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子罕篇(8)|孔子说认识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论语》子罕篇(8)|孔子说认识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 晓丽优雅 | 来源:发表于2025-04-27 05:12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一个农民向我提问,我什么也不知道。我从他问的事情的始末两端推究而尽量地回答他。”

[解读]

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无知。

叩:叩问、询问。

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孔子自谦说他自己没有知识,事实上他只不过是想告诉我们: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对于许多问题,往往是茫茫然,空空如也。

世间的知识没有穷尽,但学习知识的方法却有规律。鄙夫向孔子提问,孔子对这个事情也是空空如也。此时,他的做法是“叩其两端而竭”,从这个问题的始终、本末、上下、精粗来反复叩问,直至把事情搞清楚。这是孔子认识问题的方法。

[读后启示]

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

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与步骤: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正确观察问题,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正确提出问题。

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是一种深刻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从不同的层次和维度进行思考。

从正反、前后、始未等两端加以考察,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和决策思维。

具体的分析方法,就是从事物的内因和外因入手分析,从事物整体与局部分析,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具体分析事物的内部矛盾性。

从生活实际来看,人们一般会从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问题的走向、问题的结果、解决问题的办法等角度分析某一问题。

人们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向、方法,一方面使解决问题有针对性,能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一方面也提升了人们的思维水平与认知能力,利于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从问题解决的过程来看,出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问题解决必经的过程。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解决问题是分析问题的行动和结果。

我们既需要理性分析,也需要落地执行付诸行动,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子罕篇(8)|孔子说认识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hzb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