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仿真谣言与反谣言信息的传播,在谣言传播开始一段时间后的
在某个节点开始散播反谣言信息。
- 下图为在邮件通信网中,以所有节点作为反谣言信息发起点并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结果,纵轴表示R状态节点的最终密度,下图可以证明
阈值的存在。
![]()
- 下图是在BA网络中重复上述实验的结果,阈值
与网络生成参数——新节点连接数(LBN)正反比。
![]()
- 列出了同质网络下了平均场方程:
![]()
然后根据上式做了数值模拟,结果如下,p代表了时刻ignorant的密度,故p的大小与
成反比,在结果中并没有体现出前述
存在的阈值,这是因为平均场方程是在同质网络中列出的,与实际网络有较大差距。
![]()
研究了反谣言起点度数(degree)与核度(coreness)对反谣言效果的影响,表明核度是判别节点反谣言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