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通往未来之路:培养有梦想的孩子》,简单地翻阅了目录,心中油然而生一句话——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志”是什么,就是一个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成为自己心目中的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说起来可能只要三言两语,做起来往往三年五载。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仅是人类共有的朴素情怀,也是社会源源不息的前行动力。对于每个人而言,青春有且只有一次,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成年人,往大处起,是建设社会的栋梁;往小处言,也得养家糊口,传承基因。
再伟大、再正确、再忙碌的父母都不能忽视的一件事,就是让自己的后代有志气、有出息,然而,正如小树苗一般,如果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浇水、不施肥、不除虫,不除草,它一定会成为“朽木”。于是,《通往未来之路:培养有梦想的孩子》打动了父母的心,为了让孩子既不输在起跑线上,也不输在前进路上,我们需要百般呵护、千般努力。

诚然,有父母的关爱与支持,孩子成长会事半功倍,但是孩子的路终归要自己走,作为父母你能帮助的只是最初的几步、几十步,但是后来的情况,未必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往往孩子一旦离开了你的视线后,就失去了惯性,在多种力量的平衡与角逐中,孩子顿时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美丽,但也很无奈,于是把理想、梦想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精神寄托,沉湎于现实生活的灯红酒绿中。
别错过机会,孩子的成长是一件很着急的事情,无论是兴趣的培育,还是性格的养成,都需要我们手把手地引导、心贴心地教育,容不得半点马虎、等不得半点懈怠,只有把梦想在时、空、内、外四个维度进行有益的拓展,才发现生涯设计是一件既有趣味又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需要行动,但比行动更重要的是规划。没有方向就行动,好比成语“南辕北辙”,越是向前迈进,越发现自己偏离了目标,尽管地球是圆的,总有一天能抵达目的地,但是人生却很短暂,正如白驹过隙(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似乎人人懂得,却人人都不以为然)。在规划时,我们更应该看看自己脚下的路,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而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在树立目标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方法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让自己迈出去的每一步都坚定、勇敢、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