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战友的一篇文章,是写心理边界,说这种现象的人的心理感受是这样的:
很怕别人质疑的眼光;只是想努力把事情做到更好;不安,想太多;他那么讲,是在说我吗?大家是不是都误解我了?
这不是就是在我说自己吗,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不太自信,总想着把所有的事情做好,拿到问题先想后果,想的太多。
根据文章的方法我分析了下造成这样问题原因:自己无法坚持个人的界限,总是害怕与人有冲突;从小被家里教导不能吵架,不应该多管闲事,去了别人家不能太麻烦别人,不能太自我等等。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就养成了以和为贵观念,于是不懂得保护自己,害怕与人争辩。
除了家庭背景的饮食,还有个人观点影响,即使意识到眼前的情况和自己的想象有落差,仍然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能被动地忍耐不合理的对待;所以就成了典型的心理界限不清的人。
战友给的启发是:沉着冷静地去处理,把人与事的界限分开,就事论事;一个人唯有能允许自己拒绝别人,才能真正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拒绝。
心理界限清楚了,才不会因为害怕而去兑现无法完成的协助。同时也能明白别人对自己的拒绝。
心理界限清楚的人知道,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因此,真正的承担包含着被误解的风险。
心理界限的确立能帮助我们在复杂的人情交往中掌握好每一个行动背后的核心目标,清楚自己的方向。这样就不容易乱了头绪,人云亦云,让自己陷入父子骑驴的窘境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