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早起床。不上班时,经常摁上闹铃,再接着睡一会儿。上班时,按时起床,才会保证不迟到。
二要去洗漱。不上班时,经常不护肤不梳头,着睡衣、家居服。上班时,衣着和仪表都要讲究一些,才能出门。
三要吃早饭。不上班时,有时三餐变两餐。上班时,要考虑三餐裹腹且有营养,才能保证健康。
四会喝足水。不上班时,经常口渴了才想起烧水。上班时,说话多,多喝水才能保护嗓子。
五会锻炼身体。不上班时,经常一坐好几个小时,看手机的时间远远大于读书的时间,有时候还会刷剧,腰酸背痛,眼花干涩。上班时,要值班、查早读、上课间操、看午练、上课、听课、查课堂、开会,得走起来、跑起来,越是动起来,越是有精神。
六要与人面对面交流。不上班时,宅在家里,除去家人,基本不与外人见面。上班时,得面对学生、同事、家长以及其他陌生人。社交,提升认知和情绪免疫力。
七要早睡觉。不上班时,可能会熬到凌晨,第二天可以晚起补觉。上班时,白天只能午休半小时,有时还不一定有时间午休。熬夜,对皮肤和脾胃、心脏、大脑等器官,都是损害。
八要有目标。不上班时,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感觉,容易懒散。上班时,要打卡上下班甚至加班,要想完成林林总总的任务,就得列任务清单,照单。
九要有行动。不上班时,总觉得时间有的是,容易拖延。上班时,每个人都是上满发条的钟表,身边的榜样,会激励自己做个行动派。
总之,还是上班的生活更有规律,按时作息,均衡饮食,注重仪表,锻炼身体,与人沟通,任务驱动,榜样引领,珍惜时间,加速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