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徐文长的故事—摘抄

徐文长的故事—摘抄

作者: 忆故 | 来源:发表于2023-12-31 10:57 被阅读0次

题画改诗

明朝万历年间,会稽山下有座古寺,寺里有个当家和尚。他生得肥头大耳,人们都称他大头和尚。久而久之,连他原来的法号也无人知晓了。

有一年,一位老秀才路过寺院,天色已晚,就到寺院求宿。大头和尚盛情相待,使这位秀才很过意不去。老秀才自幼擅长画像,为了酬谢大头和尚的美意音,临别前特意为他画了一幅像。大头和尚很高兴.但一相,有了画,总得配首诗才行。

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专程来到城里请徐文长题诗。徐文长和大头和尚也有交往,见大头和尚拿了画像来要他题诗,当然答应。他略一思索,提笔蘸墨,在画上题了这样四句话:

相貌堂堂,

挂在禅房。

若问此人,

大头和尚。

大头和尚十分高兴,请人装裱后,就挂在禅房里。每天做罢功课,都要自得其乐地看上一阵。

不久,临近寺院的和尚闻得大头和尚请人描了真容,都赶来观赏。但是奇怪的是,来人看了以后,往往一笑就走。大头和尚感到纳闷,最后还是一位知已己给他揭开了这个谜。原来虽然这幅画画得好,但是把大头和尚画得过于年轻了,倒有些像大头和尚的阿弟。

大头和尚想想也有道理,因此,又进城来找徐文长。

见了徐文长,大头和尚顾不上客套,就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徐文长考虑画上已经写上的诗句不好涂改,于是他沉思片刻,说声“有了”,就拿起毛笔,在原诗的每句话后各加了两个字:

相貌堂堂无比,

挂在禅房笃底。

若问此人是谁,

大头和尚阿弟。

大头和尚千恩万谢告别了徐文长,就差人把画像送到他弟弟那里。他想,弟弟收到这幅画像一定会很高兴的。可是,没想到弟弟嫌画像画得过分苍老,不像自己。第二天一早,就叫小和尚把原画送还回去。

这下大头和尚为难了。他左思右想,没个主意,只好卷起这幅画像,再求徐文长帮忙。

徐文长问明缘由,说:“区区小事,何须发愁。师父且稍坐片刻,等我再加上数字,包你满意。”

说完就提笔在每句诗后又加了两个字:

相貌堂堂无比威风,

挂在禅房笃底当中。

若问此人是谁尊容,

大头和尚阿弟之兄。

徐文长题加的字笔力遒劲,看上去浑如一气呵成。乐得大头和尚眉开眼笑。

后来,当人们在大头和尚禅房里看到这幅画像的时候,都称赞徐文长的博学多才。

相关文章

  • 徐文长的故事

    徐渭就是徐文长,徐文长一生都很坎坷。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徐文长的故事吧!了解一下徐文长。 徐渭猜谜斗太师 又到了府试...

  • 徐文长的故事

    一天,徐文长手执纸扇悠闲自在地行走在街道上,嘴里哼着动听的小曲,因为自己的儿子今日考上状元了,他为之而兴奋。这时,...

  • 闲掷闲抛野滕中——徐渭

    如果你觉得徐渭这名还有点耳生,那么徐文长总该是听说过的,徐渭就是大名鼎鼎的徐文长。徐文长(1521-1598),山...

  • 0215

    昨梦徐文长,梦里是奶奶告诉我徐文长的故事(奶奶已故),我问奶奶怎知?奶奶说是爷爷告诉他的。我很开心,一直不知奶奶有...

  • 全才———徐文长

    徐文长曾说:“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这大概是文人惯用的诡计,即把自己最受人重视的艺术放在最末的位置,以抬高...

  • 促狭文人徐文长的搞笑故事(一)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 徐文长传

    徐渭是一位奇人,袁宏道的《徐文长传》也可称为一篇奇文。徐文长,即徐渭(1521-1593),子文长,号青藤道士,是...

  • 天才的材.徐文长

    恃才傲物与志大才疏,孤独与寂寞,赤诚与浮夸,真智慧与耍精明,你可否分辨得清楚?那要看他是满腹经纶还是败絮其中 ,换...

  • 青藤狂人徐文长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道人,山阴(绍兴人)。以前小时候听过他的很多传说,大人们往往把他描绘成一个刁钻古怪,...

  • 徐文长智斗太守

    今天按照昨天说的,再讲一个故事。故的名字叫“徐文长智斗太守”。 明朝嘉靖皇帝死了,全国官民服丧一年。平时歌舞不绝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徐文长的故事—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ke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