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曾经有一次在宿舍里念英语,自己感觉挺自然地,结果一位室友有意见了:“像你这么大声念英语是念不出结果的。” 我当时就囧了,头一次遇到这么赤裸裸的尴尬!然后就再也不说要学英语的事了,直到多年之后。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难道是因为声音太大,吵到他了吗?但听起来他更想打击我,泼我冷水。为什么呀?我那么善良,看起来还挺好学的,这样子的人不都应该受到鼓励,接受表扬的么?
接着刚才的情景我们再推演模拟一下,听到室友这样讲后我气急败坏地回答道:“我念我的,关你毛线,你念你没用,不代表我没用。”然后对方接着泼:“那你说你记住了什么,你确定再过一个礼拜还能记得住?”我竟然无言以对,便大打出手:“我TMD说有用,就有用。”于是本来是想提高一下英语水平,甚至只是温习一下之前学过的内容,结果变成两个人对学习方法的对抗,于是以后要么不学,要么膈应得慌地学。这样的场景恐怕很多见?可为什么呢?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习惯当前的日子,不好不坏,刚好够过。并且很多情况下都会默认当前的是努力后的最好结果,不信的话,如果你跟人家建议其实这件事如果这样做可以更好,他肯定会回复因为...,所以只能这样。谁都有这样的本能。
所以你突然间跳出来,装得很牛逼,很认真的样子,想告诉别人你在进步,同时也在证明别人在原地踏步,或者相对退步。这样能让人家喜欢么?泼你冷水是再应该不过的事了。
既然是你挑起的事端,人家有反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所以不要简单的把泼冷水的人看成是“坏人”,更不应该有“孺子不可教也”等奇怪的想法,因为本身自己尚在修行当中,在当前,这件事自己能不能做成是不知道的。用没做成的甚至未来也不一定能做成的来刷现在的存在感,这不是在欺负人么?
所以,事由在己,你影响到他人,别人应该有这样让你不爽的反馈,这本身就是成长所需承担的代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