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透《道德经》哲思
读透《道德经》第六章

读透《道德经》第六章

作者: 山谷清风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22:31 被阅读28次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虚空而神妙的道,变化是永不停竭的,这就是玄妙的生命之源。生命之源是天地化育的根源,它连绵不绝地永存着,作用无穷无尽。

0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谷,形容虚空。神,形容不测的变化。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育万物的连绵不绝。不死,比喻变化的不停竭。

玄牝,玄指幽深莫测,牝本义指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形容道不可思议的孕育能力。

道生育了天地万物,整个过程却没有一丝丝形迹可寻,所以用玄来形容。

侯外庐说:老子书中的“道”,比孔子、墨子的天道观的“道”是进步的,因为“道”在孔子、墨子那里是附有宗教性的,而“道”在老子书中是义理性的,是有一定的自然规律性的。

02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玄牝,玄指玄妙的母性,生命从这里起源。玄牝,是天地万物萌生的地方,用来比喻“道”,“道”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作用非常大。

在这里,老子用简洁的文字描述了形而上的道,并进一步阐述了道先于天地之前的思想。老子认为:道是在无限空间里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有一定规律性的统一综合体。

03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勤,指尽的意思。

道空虚幽深,它孕育万物而生生不自息,又应用无穷,永远不会枯竭,永远不会停止。

道支配天地万物按照自然的规律运行,像是存在,又像是不存在,没有形迹,却又有其妙用,万物受它的孕育却不自知,这,就是道的本根。

关于形神,《冰鉴》中有这样一段话:宁愿神有余而形不足,不愿形有余而神不足。

“形”是表象,是外在美,它未必能长久,但“形”有余,却能使人快速地印象深刻,不可不重视,第一印象很重要。

“神”是内在,是内功与底气的凝聚,体现出来的是优秀品质和卓越气质,它们可保长久,更不可不重视。

形神之说,虽是用来看人的,但应用于企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孰重孰轻,也就很清楚了。

《冰鉴》据传是曾国藩所作,后经考证,是他人依托曾国藩之名整理的,《曾文正公全集》中也没有收录,不过曾国藩喜欢相人、善于相人是真的,并留有相人口诀如下: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相关文章

  • 读透《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虚空而神妙的道,变化是永不停竭的,这就是玄妙的生命...

  • 《道德经》第一章:你找到你的“道”了吗?

    今天读《孝经》的时候,想到可以在每天日更1000字的文章,写一写我是如何理解《道德经》的,把《道德经》读透...

  • 读透《道德经》

    为什么要读《道德经》? 《道德经》相传是春秋时期李耳写的,李耳生活在公元前571年到471年之间,人称老子,他是我...

  • 3-《如何阅读》读书笔记6-8章

    本书第六章开始介绍了不同读物的阅读方法: 第六章:批判式阅读-如何读透一本书,摆脱自言自语,被动接受作者的观点,主...

  • 【如何阅读】读后感(三)-----27号杜莉莉 2018.7

    第六章 评判式阅读:如何读透一本书 本章的阅读加速器:笔向下动起来 拿支...

  • 《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王弼注本初读)学习笔记1。 《道德经》作为千古经典。不是一天两天、一遍两遍就能学懂弄透的。所以,我准备...

  • 道德经学习笔记3

    《道德经》(王弼注本初读)学习笔记。 《道德经》作为千古经典。不是一天两天、一遍两遍就能学懂弄透的。所以,我准备用...

  • 聊天|道德经感悟2

    昨天一天加上晚上深夜思考,都没有彻底梳理透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所以深夜没有发倒读道德经系列,静了静自己写了一篇工作规...

  • 字源其说帛书老子第六章

    字源其说帛书老子第六章 撰稿人:程勇 道德经通行本第六章; 谷神不死...

  • 80.如何阅读读后感3

    80.如何阅读读后感3 本周阅读了如何阅读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六章 批判式阅读:如何读透一本书。有效阅读是思想的交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透《道德经》第六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wb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