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母亲。
飘香的油糕
多年以来,每次回家看望父母,我总会带几包炸油糕,这是父母最爱吃的糕点。可最近几年,也许是年轻人与世界接轨,也许是为健康考虑,这种糕点市场上卖的越来越少,有时我实在买不到,回家时不论带多少礼物,总有一种欠意。
一直没有思考,为什么我爱买这种香甜的炸油糕给父母?
一次回家和妈妈聊起炸油糕,妈妈说,小时候家里穷,我们兄弟姊妹多,过年了,父母想给我们多年不变的年货翻一点新花样,便尝试着炸了少量只有公家食堂里才有的油糕,结果味道出奇的香,半个村庄都弥漫着油油的、甜甜的香味!爸爸端了几个,让村里唯一在公家食堂退休的三爷爷品尝指点,三爷爷咂着嘴巴赞不绝口,这一来,给生活在窘迫中的爸爸多指了一条谋生道路。从此每年四月十二村里的庙会上,便多了一家专卖炸油糕的摊点,两位围着围裙、戴着袖套,站在临时搭建的灶台前麻利地忙碌的大师,便是我能干的父母亲。
还记得我们兄弟姊妹放学后,便急吼吼跑去摊点帮忙,哥哥收钱、姐姐洗碗碟、妹妹擦桌凳,我则挤进爸爸和妈妈中间,左看看,右看看。妈妈用开水把面烫成块,再用菜油和软后反复揉搓,爸爸在散红糖里拌少许面,他们俩便一起按包包子的方法包好红糖馅儿,揪下褶皱,在手心滚成光滑的圆球,然后掌心相对压成四周稍薄中间略厚的小圆饼,放到七成热的油锅炸。我也会揪一小团面,学着爸妈包一个,他们嫌我包的丑,不好意思卖给别人,正好喂我这只馋猫。
这种糕点是现炸现买现吃,要乘热吃才能吃出外面焦黄脆酥和里面成液体却不外流的红糖的甜味。
碰到老年人,爸妈或少收些钱,或多盛些粥,遇到亲戚和我们的同学,就不收钱啦,一家人难得为一件事奔忙,多自豪,多亲切!
从此,每年过年炸油糕成了我家厨房里最热闹的事情。
后来,我们大了,各奔东西,过年的食材多买现成的,有时直接预定酒店。吃食丰富了,也少了做的麻烦,小时候很多只有过年才有的好吃食,现在随时都能出现在餐桌上,唯独这炸油糕,因做工复杂,火候不好掌握,已经多年没再出现在我家的厨房里,也没有出现在村里的庙会上。因为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了,好多门户是铁将军把门啦,农历四月十二的庙会已如村庄一样人少冷清。香喷喷、脆酥酥、甜丝丝、热呼呼的炸油糕越来越难买到了,爸爸有时告诉我:“别买了,你妈也吃不上了”。我还固执地寻找着,找到了,端给爸爸,督促他吃下。给妈妈的,摆放在笑咪咪的妈妈像前桌面上。
因为2016年的腊月二十八,在家家户户准备过年的时节,我的妈妈,这位忙碌了一辈子的麻利大厨,再也走不到她战斗的阵地之一厨房了。妈妈在庙会上揉面团、炸油糕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我记忆深处,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清晰。
厨房冷清了,村子冷清了。飘香的母亲牌炸油糕,从此只在我的记忆中了,还有母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