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一本书的好与不好?自己喜欢读,能带来思考的书,就是一本好书。这是我在读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中,突然萌发的想法。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曾经是大学的哲学讲师,哲学素养深厚,在《旅行的艺术》中可见一斑。他一改传统写游记的方法,不写旅行指南,更多关注旅行者内心的世界,而不是外在的行程。记录旅行所到之处激发的感悟,也是旅行的魅力所在。
“富有哲思,同时又非常感性,并辅之以洗炼的语言,沉蕴却不失机智的笔调,这就是《旅行的艺术》的最突出的特点。”全书从对旅行的期待写到旅行中的特定场所,异国情调,好奇心,最后写到风景,艺术感受力,对美的拥有与回归。我能读出画面感,如果文中80幅绘画、摄影作品是彩色的,就更加完美了。
谈到对旅行的期待,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去的目的地,契机适配,便会踏上出发的旅行。德波顿的旅行期待来自一个冬日黄昏,意外收到一大本色彩亮丽,名为《冬日艳阳》的画册。“画册的封面是一大片的沙滩,还可以看见沙滩边缘湛蓝的海。”在翻看画册时,瞥见了一张摄影图片:“图片里,一棵棕榈树在热带微风中轻摇曼舞。我决定到巴巴多斯岛旅行。”
旅行中的特定场所
旅行中的特定场所非机场,加油站莫属。很喜欢德波顿对加油站的一段描述:“除了高速公路,没有任何别的道路能通到加油站,连步行的小径也没有。加油站孑然独立,它似乎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乡间,而是属于一种第3空间,即旅行者的领地,就像是独立于海角的灯塔。”佩服德波顿的想象力,能把加油站比喻成灯塔的作者,凤毛麟角。
德波顿来到普罗旺斯,感受到凡·高画作的艺术魅力,眼界大开。他贪婪地阅读着凡·高的书,“直到粉色的黎明映现在窗户的角落,才让书页翻开着而沉沉睡去。”
从德波顿的文字中,感受凡·高摒弃传统的明暗对比技巧,大胆用原色在画布上挥洒,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的颜色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色彩异常美丽。我用十字绣绣了凡·高的两幅画作《星空》《向日葵》,能直观感受到色彩在画作中的运用。
我的十字绣 绣品 (星空 向日葵)
短暂的旅行结束,总要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德波顿从巴巴多斯回到伦敦,天空仍然是阴暗的,下雨导致公园满是积水。“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他的房间里。”所幸,旅行中在大自然中所见到的景象可能永远留在我们一生的记忆中,“每当它们进入我们的意识中,便能与我们眼前困境形成对比,给予我们慰藉。这些自然界的体验为'凝固的时间点'。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若干个凝固的时间点,可以让我们在困顿之时为之一振。”
“云朵带来的是一种宁静。”云朵是我的凝固时间点,想起第一次坐飞机去四川学习,当飞机穿越云层,仿佛一伸手就能将云朵揽入怀中,那种欣喜,难以忘怀。从此种下一个习惯,时不时抬头望云,遥远天空下变化莫测的云朵,难以想象,我曾触手可及。“令人陶醉的景致通常让我们意识到语言的贫乏。”
图书来自书页
银婚纪念日,我和森林选择去杭州旅行,顺便去看望在外工作的女儿。我们说好要一家三口一起去旅行。我和森林还约定每年去一个地方旅行。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约定没有兑现。受生活所困,很难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愿无牵无挂时,我们还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来支撑旅行的远足。
《旅行的艺术》是一本让我心动的书,勾起我不多的旅行中一些点滴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