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阿开
习惯了出去旅行时在背包里放一本书,手里有书,心里就会有一种很坦然的感觉,就会不必太过在意旅途之中无聊的等车、周围喧嚣的环境、乘车时时间的打发等等。
本次旅行带的是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本书的书名虽带有“旅行”二字,但并非一般的旅行指南、游记,而是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宽的视觉来分析旅行的深层意义,读后受益匪浅。

01 旅行的意义
常有人说,如果有什么事情想不开就去医院坐坐,走出之后就会很释然。在遇到本书之前从没听说过心中烦恼时会去机场看飞机,从飞机的起起落落、飞去飞回中找到心里的平衡和人生的意义。
此时,在飞机上读着《旅行的艺术》,耳畔边是飞机的轰鸣,舷窗外是漂浮的白云,此情此景更容易理解作者对旅行意义的思考,同时也能反思自己的旅行足迹。
思索
作者认为,“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进中的飞机、轮船和火车上更容易倾听到内心的声音。”陌生的环境能促使我们从一个另外的视觉来审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火车最容易让人陷入思考之中。
如果距离适中,那么乘坐火车的确是个不错的出行方式。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大雪天和同事去北京出差,车厢里旅客极少且异常安静,于是获得了一次绝佳的旅行体验。
望着车窗外白茫茫的雪景,随着火车的行进,突然就有一种逃离的喜悦。不必再为一日三餐绞尽脑汁、无需再为日常琐事忧心忡忡,一些不开心的事和人也正离我越来越远。那种近乎放空的感觉真的相当美妙,可以任思绪天马行空、纵横驰骋,想了很多事情,也想明白了很多道理。
逃离
作者对飞机的起飞情有独钟,认为飞机的迅疾上升是实现人生转机的极佳象征,从而让人释然、愉悦。于我而言,随着飞机的上升,地面上的一切都逐渐变得模糊,于是地面上的一切在飞机起飞的瞬间完成了果断的割裂,于我不再相干。
故而每次旅行归来,曾经熟悉的一切似乎变得陌生起来,坐在工位前几乎忘记了出发前的手里的工作,甚至于也会忘记了再熟悉不过的开机密码。
每一次旅行其实都是一种逃离,逃离熟知的一切,调整一贯的作息时间,改变熟悉的口味,让自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重新开始 。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也许会感到孤独,但这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孤独,相比置身于熟知的拥挤人群中,陌生环境中的孤独更让人感到温柔和放松。
视觉与包容
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人们总会尝试着去吃一些从未吃过的水果、小吃,虽然有些食物并不适合口味。也会去努力感受下当地的风土人情,虽然有时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也会尝试着去理解。
经常出去走走看看的人,视觉会变得更宽,包容性也会更强。因为看到了不曾看过的人和事,你会觉得存在既是理由,而不用再去追问为何如此。
每次旅行,在候机时总要去机场的书屋逛一逛。一次在机场买了一本理财方面的书,依据作者观点,回家后随即定投了一只纳斯达克指数基金,虽然只坚持了几年,但目前收益早已翻了几倍。
先生不能吃辣,对女儿酷爱吃辣也不能理解,此次在来成都之前,还打趣说实在不能吃辣还可以吃泡面嘛。谁知到了成都,面对无辣不欢的菜肴,先生也能尝试着吃上几口,几顿饭后吃辣本领大增,还连连赞叹好吃好吃。
02 旅行的艺术
作者提出旅行是一门艺术,本书从出发、动机、风景、艺术和回归几方面阐述了旅行的深层意义。
作者阿兰·德波顿是一个知识特别渊博之人,他曾经是大学的哲学讲师,有着深厚的哲学修养;同时,作者对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又有着广泛的涉略。于是,作者的旅行并不是简单的地理位置的变化,关注的也不只是景观的表面,他更多关注的是旅行者内心的世界,更确切地说,作者的旅行应该称之为哲思之旅。
他从小说《逆流》引出对旅行的期待和实际情形之间的差异、由普罗旺斯联想到了凡·高几个月的普罗旺斯之旅、一幅名画、一个远古的建筑等等,总能激起作者的无限的情思。
作者又是一个十分感性之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个远离尘嚣、孑然独立的高速公路加油站、一片普通不过的树林,甚至于他人都熟视无睹的飞机的起飞降落都会激发作者的情怀。作者并不去有意去寻找某些特定的东西,他秉持着快乐是他的出发点,于是,作者在旅行中一直都在寻找美的踪迹,并引发思考。
作者的这些深入思考,在某种程度上会激起读者的反思和共情,令读者脑洞大开,原来,旅行还可以是这个样子。当然,对旅行的理解随着旅行者的文化程度、艺术修养的不同而不同,同样的旅途会迈出不一样的脚步,有不同的收货。
余秋雨先生在序中如是说,“多少年后,如果我们的旅行队伍中少了很多洋气吹哨的团队、匆匆追赶的人群,多了一些慢吞吞地关注各地大量零星风味、琐碎世情的陶醉者和凝视者。也许应该感激这本书在国内的出版。”
03 旅行的层次
此次成都之行虽是自由行,并没有匆匆地跟在高举的小旗后面一路走马观花,但心中亦有一面小旗,在它的引导下草草地走访了各个著名的景点,只观其表而未思考其更深层次的东西,不免汗颜。
读着《旅行的艺术》却依然没能超凡脱俗多少有些惭愧,旅行的艺术除了与自己精神层次有关外,也与在某地的时间长短有关联。福楼拜自青年时代起就对埃及文化痴迷,后来他在埃及住了9个月,穿着当地的服饰、留着当地的发型、学着当地的语言,也许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当地的文化。
也许有一天,随着自己文化层次、艺术鉴赏能力等等的提高,就会对旅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那时便可拔掉心中的那面小旗,不再盲目地搜寻所谓的著名景区、各种网红地点冲去打卡,而是追寻自己的内心,放慢脚步、去发现和关注那些让自己心灵愉悦、震撼的地方,开始自己的艺术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