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第n次催老公给女儿小昭写信了。年前我们约定每年给小昭写一封信,等到她18岁,集结成册作为成人礼送给她。我早早的就完成了作业。眼看就要到我们约定的deadline了,回过头来看老公,啥也没有。每次催他,他就用“不要太刻意”来敷衍我。
每次听他说这几个字都觉得潜台词就是我的刻意而为会让这件事的情趣减分不少。
但是我的眼里这不是一次或几次的行为艺术创作,它是一个要持续18年的家族工程。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想通过自己的一点点的刻意而为,找到一点点生活的意义。不想上演30岁已死,80岁才埋的人生戏码。
周国平描述对待死亡的态度我很喜欢:这个世界大家其实都排着队沿着一个方向向前走,停不下来,走到尽头就是死亡。这时,有些男人和女人就搭起了腔,开始说笑起来,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整个队伍就充满了欢乐。
最近学会一个词叫向死而生,指的是站在人生的终点来思考自己的一生应该怎么过,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我想我的人生清单上至少这件事是很重要的:我想留下些文字,让这些文字能陪伴温暖小昭的一生。也让小昭更了解她的父母和父母对她的期许。
希望你看到这些文字,也能赶快动手,一起完成这项工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