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乡,我参加了高中毕业20年后的同学聚会。
老同学聚会,一来是叙旧。大家忍不住回忆当年的意气风发,还有各种趣事,聊到尽兴,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二来就是分享彼此这些年各自的人生境遇,生活轨迹。做了哪些工作,什么时候结的婚,家里孩子几个,以后什么打算...
人生头二十年,我们埋头题海,在同一条路上你追我赶,后来才逐渐明白,人生的竞赛,原本就是多维的。
有的人选择“稳定”,选择考研考博考公,进入事业单位。有的人选择“闯荡”,进入私企或者从0到1创业。有的人选择中途“重启人生”,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虽没有功成名就,但过得知足而快乐,都在自己的轨迹里追寻平凡的幸福。
置身聚会,也是参与一段人生变迁的历史。在昔日同窗这些年的经历中,也有了一些感触。
1.保持终生学习的能力,才能在大浪淘沙的时代拥有安身立命的底气。原来我以为,上了好大学的同学,取得成就的概率大一些。听了多位同学的故事,我发现起点不高的人,也有可能在生活的赛道里后来居上。对某件事有极致的热情,持之以恒地钻研,平凡的人生也会闪闪发光。
2.人生没有最优解,也没有标准答案。年少时,我们很着急,总在努力追赶那个成绩很好的同学,想当第一名。后来才明白,人生并非是一次短跑比赛,而是一场马拉松。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3.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才是我们一生最大的事业。想教育好孩子,比买学区房、送孩子出国更重要的,是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夫妻关系和睦,孩子才能在爱中学会宽容;亲子关系和谐,孩子才能懂得体谅和承担。人生后半场,拼的是孩子,考的是父母的耐心和修为。
4.人生下半场,健康最重要40岁到50岁,是人一生艰难的十年。 身体机能衰退、婚姻进入倦怠期、父母日渐衰老、孩子进入青春期……好像所有的不如意、所有的坎儿都劈头盖脸的砸过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持续健康幸福地活着。只要健康的活着,一切困难都能扛过去。
在曾经同行的人身上,我看到时光的变迁,也解读出个人成长的密码。
到了不惑的年纪,慢慢发现人生不是与别人的竞赛,而是一场自我修行。
使人踏实的,是自己不断增长的技能;叫人安心的,是内心的丰盛笃定。
往事无须再追,余生仍要努力,愿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繁花似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