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飞轮效应:为什么成功的人越来越成功,而你还在原地推磨?

飞轮效应:为什么成功的人越来越成功,而你还在原地推磨?

作者: 谈心不说理 | 来源:发表于2025-10-09 14:26 被阅读0次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信誓旦旦制定了健身计划,结果去了三次健身房后,年卡就成了抽屉里的收藏品?下定决心要学习新技能,买了全套装备后,热情却在一周内消失殆尽?

别担心,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这其实是著名的 "飞轮效应" 在作祟——只不过你的飞轮,还没转过最艰难的第一圈。

什么是飞轮效应?

想象一下:你要推动一个巨大沉重的飞轮(就是那种看起来像巨型轮胎一样的东西)。最初推动它时,你需要使出吃奶的力气,每推一圈都汗流浃背,甚至看不出明显变化。

但只要你坚持推,飞轮会因惯性越转越快,到最后无需费力,也能自己保持高速运转。这就是吉姆・柯林斯提出的"飞轮效应"——万事开头难,但一旦突破临界点,事情就会变得轻松顺利。

为什么我们总在第一步就放弃?

1. 低估了启动成本

我们常常天真地以为"学一小时英语很简单",却没算清从"刷手机"切换到"学习"的心理消耗。这就像推飞轮时,连让它离开原地都需要额外用力。

2. 渴望即时反馈

背了5个单词就想看到成绩提升,跑了两天步就盼着体重下降。但飞轮刚动起来时,哪能立刻看到"加速"的痕迹?

3. 放大初期笨拙

第一次做PPT被嘲笑排版丑,第一次练口语被说发音怪,就像飞轮摇晃着转动时,总担心它会散架,索性停下不再推。

看看别人怎么让飞轮转起来的——

扎克伯格从2009年起,每年给自己设定一个挑战,已持续11年。2010年,他挑战学习汉语,后来访问清华的时候,全程直接用中文发表演讲。2012年,他挑战每天写代码,平时虽然很忙,但依然要挤出时间去学习。

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追求完成,意味着做好计划后,立刻采取行动,并且坚持下去。

李佳琦的风光无限,几乎一个人抵得过一家上市公司。有人说他成功是因为撞上了直播卖货的风口,但了解过他创业经历的人知道,他不是蒙着眼睛撞到了风口,而是步步为营抢占了风口。他的超强行动力和决断力,是让他取得今日成绩的关键因素。

3个让飞轮"转起来"的实用技巧

用"微启动"降低阻力:别定"今天学3小时",改成"学5分钟就休息";别说"每天背20个单词",先从"认识3个新词"开始。就像推飞轮时,先轻轻推动让它离开原地,比一开始就猛使劲更有效。

接受"摇晃期"的不完美:刚学化妆时,眼线画成"毛毛虫"很正常;刚开始健身,动作不标准也没关系。飞轮刚转起来时,本就会左右摇晃,只要不停,慢慢就会平稳。

给"转动"加一点即时奖励:完成当天的小目标,奖励自己一杯奶茶、一集剧,或者和朋友打一局游戏。就像给飞轮加一点润滑油,用当下的快乐抵消初期的疲惫。

飞轮效应的终极奥秘

飞轮效应的神奇之处在于,一旦转起来,它就会带起风。那些看似"很难开始"的事,最累的不是一直推,而是从0到1的那一段。

当飞轮真正转起来,你会发现:原来坚持没那么难,甚至会享受它带来的惯性。就像逻辑思维的罗胖,一开始许下豪言壮语要每天早上发60秒音频,开始的时候一条音频有时候要录好几个小时,但是后来就会越来越熟练。

今天就开始推动你的飞轮吧!

不要想着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就像那只聪明的小钟表一样——当它听说一年要摆动525600下时吓坏了,但老钟表告诉它:"只需一秒钟摆一下,每一秒坚持下来就可以了"。小钟心想一秒钟摆一下好像并不难,于是就轻松做到了。

成功的唯一道路就是清晰的思路、坚定的行动,而不是所谓的灵感。成功需要我们每个人排除一切干扰,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全力以赴去实现目标。

今天,不妨从一件小事开始:放下手机站着拉伸1分钟,或者打开书读一页。推起你的飞轮,说不定风就跟着来了。

飞轮一旦转起来,就会越来越快,熟练到惯性。一步一步坚定的前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走过第一程,第二程就会更轻松,走过第二程,第三程就会游刃有余。

所以,别再盯着那个沉重的飞轮发呆了——轻轻推一下,它自己就会带着你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飞轮效应:为什么成功的人越来越成功,而你还在原地推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uyt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