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租金、土地供应、人口以及开发商拿地情况。
1
租金分析
先来个租金概览,基本和单价走的是一个路数,从沿海到内陆逐渐降低。不过于单价分布相比,租金的分布没有那么集中,即便在宇宙中心,也是可以找到租金并不那么贵的。
然后看详细的租金数据,去除极值之后如下图。中位数在5k左右,符合宇宙中心的特点。看下面的密度分布图,深圳的房租还是比较均匀的一个分布,基本有高有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上面的地图中,在万花丛中,还能看到一点黄色。
如果对个别区域有兴趣,可以在公众号界面找到REI map,然后点进去自行缩小到自己感兴趣的区域,这里就不赘述了。
老生常谈:
其实更加准确应该用每平方米租金算……这样可以排除面积造成的影响,商业地产一般也是这么算。但是对于住宅,因为都是以套为单位的,用整套价格能够更直观的体现租金分布,所以在这分布情况就用整套的租金了。
下面是各区域的租金中位数排名, 由高到低。整体来看,过度还是比较平缓的,深圳湾,大学城和红树湾三个地区为租金的前三甲。基本在8k左右。第一幅图,基本都在5k以上了……想要找5k一下的地区,都得要去到第二张图了。清水河、新秀、八卦岭是后三甲……当然这还要结合后面的放租盘数量进行验证。
接下来,就是验证上图的时刻了。龙岗中心城的放盘数量明显高出其他地区很多,超过200套,其次是坂田,也有100套左右。从大运新城往后,放盘数量的分布才逐渐放缓。前三甲中,只有红树湾的放盘数量是10个以上,具备一定的参考性。不过话说回来,高端盘出租盘的数量,本来也不多。比如,即便深圳湾的放盘数量少,只有5个左右,我仍然觉得它的租金是准确的。
老生常谈:
与卖盘一样,放盘数量理论上来讲应该是影响出租盘的最大因素。放盘数量月多,房东在放盘的时候就越有参考,放出的价格就越符合实际。如果你周围的类似的房子都挂3.5k一个月,你会以一个什么样的价格出租呢?
2
住宅土地供应
老生常谈:
决定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供需关系。在目前这个状态下,需求应该没什么大致变化。人民群众购房的热情并没有因为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的推出而消退,但凡买得起的,还是愿意买商品房。而供应情况,虽然口号喊得响,但是实际却在逐渐的微量减少。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人口涌入的城市,一共就那么大点地方,不可能无穷无尽的供应。具体哪块地是商用,哪块地是工业用地,哪块是住宅用地,这都是有规划的,不能随便胡改的。所以除非开疆拓土,否则供应很难增加,比如深圳和香港一个劲的填海。
土地属性也不是说改就改的,一个城市如果都是住宅用地了,房子是有了,就业机会都没了,买房的人靠什么吃饭呢……
深圳的土地供应少……这似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目前还找不到官方2018年的土地供应计划,所以最新的计划就是2017年的,不过往前推5年的数据都可以找到。
下图是过去5年商品住房的用地供应,你没有看错,前4年都不到200公顷,只有2017年是有218公顷的计划供应。而其中,2016年的计划供应是125公顷……
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看看之前的分析,包括中山、佛山、广州、东莞……深圳的供应……大概和东莞中山差不多。而这,还只是计划供应。
不过深圳跟其他城市不太一样,可能是因为地太少了……实际出让有时候会大于计划出让。比如居住用地的实际出让计划完成度,2014、2015、2016年分别为,108%,70%,105%。不过即便如此,仍然是不太够用……
另外,上面只是说了居住用地供应,其中的商品房用地供应,又要打个折扣……再加上开发商自持物业……又得打个折上折……
3
人口增减
接下来的结果……可能会引起大家的不适……额,对,是增长太快了,有点不适应……常住人口复合增长率为4.2%,这么大的体谅,还这么快的增长速度……
再来看小学生在校生……复合增长率为7.2%……
目前分析的大湾区城市当中,人口指标上深圳简直领先第二名一大截。
老生常谈:
这里用两个指标,一个是常住人口,一个是小学在校生。常住人口总是被污染,而且跟征集有关,所以现在统计人口一般都爱用小学在校生来侧面印证。这里都放上,相互印证一下。
常住人口是蓝线,左边纵轴,小学在校生是橙线,右边纵轴。
4
开发商
额……其实有点尴尬……近三个月深圳没有什么土地出让新闻……也合情合理,毕竟供应就供应那么点……还老是开发商自持。
那么说点别的吧。
虽然笔者离深圳很近……但是基本就限于关口转车,或者是罗湖附近吃饭……对深圳没有其他的了解。不过由于工作的机会,接触过两次深圳的相关政府官员,给我的感觉都是,干练,自信,潮气蓬勃。
第一次是在港中文的一次关于海绵城市的会议,当时是光明新区的城市规划院的一个负责人去做了演讲。同时与会的,还有HK、澳门和新加坡的相关方面领域的专家,但是只有光明新区的这位负责人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语言简洁清晰,切中肯綮。虽然实际情况怎么样,需要实地考察,但是只听演讲的话,我是非常愿意和这样的人合作的。
另外就是今年4月份的绿金委年会了,虽然当时我参加的是另外一个分论坛,不过后来据朋友描绘……深圳的两个负责人镇住了全场,语言感染力十足。
这也可能就是深圳特有的气质,这种气质让人看到希望。
正文到这就结束了,插播个事情。
插播:
前段时间看新闻,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投资公司收购了香港一家公路基建公司66.67%的股权,而该公路基建公司持有两大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和广东广珠西线高速公路。
按照深圳政府之前的风格,很可能收购回来,就直接造福于民,免费了……比如深圳13条高速公路,6条实行了免费。光2016年就回购了4条高速公路,并且实行免费通行。
李嘉诚与深圳政府合作开发的梧桐山隧道,政府希望收购李嘉诚的股份,然后实行免费通行……当时老李要价太高……结果深证政府直接在梧桐山隧道旁边,又修了一条盐田二通道……
所以深圳政府在造福于民这方面,是一点不含糊的……
所有买了房子的,没买房子的,买得起的,以及买不起的,都不用担心……把一切交给深圳政府吧,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这点智慧还是有的。
—— 进入公众号,会有REI map可以查看各个城市的样本数据。如发现app用不了了,那可能是我服务器额度够了,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 数据均来自于我国某著名地产中介,不能100%覆盖所有的存量盘情况。
—— 另外,本文只供学习使用,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指导。
往期精彩回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