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龙眼吃到只剩下几个,直愣愣的看了很久。
龙眼是母亲送的,我们都知道彼此喜欢吃龙眼,因此往年有碰到好的总是想着多买一点分享。
比较爱吃的龙眼品种应该是“凤梨穗”,果大核小,肉厚香甜,在本地属于龙眼品种中较为上乘的。
今年去了几次菜市场都没碰见上品的果子,看到的龙眼有的大,有的小。小的看出来是凤梨穗,但明显并不是那么优质,估计跟树龄和看管有关;大的果实看起来黑湫湫的,激不起购买的欲望。小果的其实也买过,吃起来还是很甜的,但是像母亲这一次买的又大又甜的,今年还真没碰到。
每年一起吃龙眼的时候,母亲就会念叨小时候养她长大的奶奶,每次都操着浓重的外地口音学着说:“不吃也就罢了,一次我能吃上七八斤”,说完了,母亲就会笑着再说一次:“我一次也是能吃三四斤的”,然后我就要陪着笑,说不敢吃那么多,会影响血糖的。
小时候吃龙眼不需要买的,在村里,我们一群不午睡的小孩就会在村里一个老人家门口的龙眼树下转悠,运气好的话能捡到几颗掉到地上的龙眼,剥开后赶紧往嘴里塞去,真甜啊!在那种时候,龙眼应该算是最好吃的零食了吧?因为村里人没有人种荔枝树,大多是番石榴、龙眼、木瓜之类的,所以龙眼的味道对我们那一群孩子来说算是极其高级也极其难得的美味。
还记得一次,有个阿婆正好开门,看到我们眼巴巴地盯着树上,在树下转来转去没捡到果子,终于是不忍心去拿了一根竹竿走了出来,颤颤巍巍地敲下几个给我们,还很慈爱的交代我们不要爬树,怕摔着,说等再成熟一点再过来,如果想吃跟她说,她到时候再敲。已经不记得那时候心里的感觉,也不记得后来有没有再去要,但是她们家的果树成了我们村唯一从来没去“偷”过的,在儿童的心里,这样疼爱小孩的阿婆很值得尊敬。
最好吃的就是外婆家的龙眼了,到了成熟的季节,可能是肚子里的馋虫在提醒,我们总能赶上采摘龙眼的时候,几个小的就在树下高仰着脖子看着,两个舅舅呲溜呲溜地上树了,形象直接高大到不行。等在树上站稳,伸手接过树下递来的杆子,将顶端开叉的部分插入龙眼果穗,用力绞上几圈,一串串沉甸甸的龙眼就採下来了。舅舅疼我们,总是赶紧扔下一大串让我们先尝,那时候也不怕血糖高,也不怕上火,最多吃多了吃不下饭,小事一桩。
盯着桌子上剩下的七八颗龙眼,思绪远去千里,竟然不舍得再下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