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端木家达
毕淑敏的《黑奴在这里拍卖》跳出传统叙事框架,以冷静笔触直抵黑奴贸易的残酷现场,字里行间满是对人性的叩问与对历史的反思。
文章没有堆砌血腥史料,而是聚焦拍卖场的细节:被标价的躯体、麻木的眼神、撕裂的亲情,这些具象描写让抽象的历史苦难变得可感。作者以旁观者的视角铺陈场景,却在文字缝隙中注入强烈情感,比如对拍卖师冷漠叫卖的刻画,对黑奴隐忍中暗藏绝望的描摹,都极具冲击力。
更难得的是,文章不止于控诉罪恶,更追问苦难背后的人性沉沦。当人身沦为商品,当良知让位于利益,作者借文字撕开了种族压迫与资本贪婪交织的黑暗面纱。这篇短文篇幅精炼却分量厚重,既让读者重温那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更警示世人永远警惕任何形式的人权践踏,兼具文学感染力与思想深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