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上的左与右

历史上的左与右

作者: 绕梁笛声 | 来源:发表于2021-11-18 16:10 被阅读0次

西汉初期(汉武帝之前)在职官、社会风俗等方面,皆有“尚右”传统,而汉武帝到东汉末三国这段时期内,职官(尤其是军职)当中则出现了“尊左”传统。

唐代颜师古注《汉书》词条曰:“是时尊右卑左,故谓贬秩为左迁。”清人赵翼同样在《陔馀丛考》中提及:“两汉尊右卑左,久为定制。

汉承秦制。汉代的“尚右”传统,很可能来自秦朝的规章制度。

从二十等爵位制来看,十一级的右庶长,高于十级的左庶长;而十四级的右更,同样高于十二级的左更。秦朝的官与爵常并为一谈,可见秦朝的政治制度已有“尚右”传统。

汉朝也不例外。就以百官之首的丞相来看,右丞相便高于左丞相词条。

据《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于是孝文帝词条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

陈平与周勃词条曾在平定诸吕之乱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是以汉文帝词条继位之后,欲加封周勃、陈平为左右丞相。可陈平认为周勃的功劳更大一些,遂将位次第一的右丞相让出。

汉字“右”有了褒义词性,如“无出其右”等;而汉字“左”则带有贬义词性,如“左迁”。

西汉名臣丙吉临终之前,曾向汉宣帝刘询词条推荐人才,分别为杜延年词条、于定国词条与陈万年词条,并称“此三人能皆在臣右”。所谓“皆在臣右”,指丙吉认为三人才干皆在他之上。

同样道理,成语“无出其右”本意是指“无人可位列其右侧”,后延伸为“无人可以将他超越”。另有成语“右贤左戚”,亦指“尊重贤能而忽视亲戚”。

汉代重号将军之中,含有“左”“右”方位词的,当属四方将军。

除此之外,古时还有“豪右”与“闾左”之分。到了后世,“豪右”“权右”逐渐成为世家高族的代名词;反观“闾左”,多指代平民。

综上所述,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语意取向,两汉时期皆是以右为尊。然而,这个“规律”一旦放到军职之中,就不再适用了。

,从左将军位次高于右将军来看,至少在汉武帝时期,汉代便已经出现“尊左”传统了。翻开《后汉书·百官志》还会发现:左丞在右丞之前、左中郎将在右中郎将之前、左仆射在右仆射之前… …

这种官职中的细微变化,更多体现在军职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极有可能是汉武帝执政以后,国家对外战事的增加,让昔日的军功爵制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上。

于是,卫青、霍去病这样的“闾左”之人,得以凭借军功“封狼居胥”。随着“居左”之人在朝堂上的比重增加,“尊左”倾向先是在军职中慢慢普及,而后又影响到了其他官职。

话虽如此,两汉社会的总体倾向仍表现为“尚右”。

相关文章

  • 历史上的左与右

    西汉初期(汉武帝之前)在职官、社会风俗等方面,皆有“尚右”传统,而汉武帝到东汉末三国这段时期内,职官(尤其是军职)...

  • 左派右派的政治轮廓和定义(浪子背包客)

    政治方面的“左与右”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定义,初始来自资本主义大革命时期。而在历史上,“左与右”的矛盾与斗争从未停止过...

  • C++11那些难事:左值引用、右值引用与完美转发

    上一篇C++那些难事:左值与右值搞明白左值与右值,下面讲解左值引用与右值引用。 1. 左值引用与右值引用 左值右值...

  • 左与右

    最近过年,和亲朋好友瞎侃政治,谈到左倾,右倾的问题。 然后有同学说中国政治的左右和欧美的左右是反的 在大家的理解中...

  • 左与右

    宇宙是物质的,社会是物质的。人也是物质的。 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中产阶级。年收入,...

  • 左与右

    中午回家,钟先生正在收拾厨房(因为住宅楼要换主管道)。看到我回家,招呼我赶紧帮忙把厨房里的桌子抬到客厅。我...

  • 左与右

    发现左手和右手长得有所不同,是在一个无聊的午后。 那时我刚刚吃完饭,在洗手间用香皂彻底洗去厨房油烟给双手带来的熏染...

  • 《左与右》

    左边是火焰 右边是海水 左边归你 右边归我

  • 【左与右】

    我在左岸徘徊漸漸忘了右路的風景究竟誰在左右前行的方向我舉起右手發問忽然感到左眼在跳動然後發現風雨正在實行左右夾擊於...

  • 右风

    右风,姓右名风,字同左。 右风与左风是孪生子。 孪生子,是镜像的。右风与左风也是对称的。 左风下班了,接班儿的是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上的左与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ad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