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1.新教师第一年必须手写教案和二次备课痕迹。不流于形式,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教案形式,内容不在于多少,而在于自我构思设计和课后反思。
2.师徒结对落到实处,重实质轻形式。制定出详细的考核机制,关键要长期坚持,无论奖惩都能兑现。
3.搭建舞台团队托举。我们要发挥学科年级学校的团队力量。每周师徒听课,每月年级考核每半学期进行校级教学大比武,每年进行片区学科比赛并且发区级证书。优秀教师则推出参加大型比赛。
4.教师微型小论坛。每半学年举办一次教师论文案例比赛,以文稿加现场交流的形式,现场交流限时三分钟,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老师们就某个学科或班级小问题互动交流,在交流碰撞碰撞中选出共性和值得研究的问题,作为校级小课题研究。
5.多样化会议形式:
“翻转式会议”:提前一周发布议题(如“作业批改的痛点与创新”),由教研组牵头准备案例与方案,在例会上交流碰撞,最终凝聚集体智慧。这种形式既能打破“少数人讲、多数人听”的沉闷,也能让每个声音都被听见。
“故事分享会”:定期举办“教育微光”叙事会,不设主题限制,让教师分享日常教学中打动自己的瞬间——或许是暂困生主动提问的勇敢,或许是毕业生寄来的感谢信。这些带着情感温度的故事,能唤醒教师对职业价值的深层认同。
家长课堂:教育的对象除了学生还有家长,可以请专家或学校优秀班主任在报告厅给家长上课,围绕“如何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优质合伙人”展开研讨。
6.提高学习力。走出去看世界,请进来观自己。教师的成长和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寻找自己的内驱力,才能从工作中找到幸福感,除了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校内优秀教师交流做报告,争取每年开学前请专家到学校讲座。
7.举办教师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让老师们能够被看见被肯定。
工作感到疲惫是因为反馈太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