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学上成科学

作者: 乡村追梦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17:32 被阅读9次

    自从去年,从一年级开始开设了科学科目。一年级的科学内容认识基本的植物,以及植物的花,茎和根。下学期学习动物及基本的观测知识。科学在小学阶段,主要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可是,小学科学作为一个应试科目就变了味,变成了摧残学生的负担。

  一年级的科学内容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动植物。老师如果把学生带到田野中去观察植物。让学生用眼睛观察田园中的各种植物的颜色,各种植物的形状。用鼻子去嗅一嗅各种植物的味道,闻一闻土的泥味。用手摸一摸各种植物的触感。适当的可以尝一尝各种植物的味道。用各种感觉全方位体验植物。这样的科学课,会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而现实中的科学课不是这样。学生拿到课本,准备好笔记。老师给学生画出重点,然后让学生去背诵。学生学习科学就是背诵老师的学习笔记,就连课本看一遍都不可能。老师的任务就是盯学生背诵笔记。而且科学老师的配备是老教师的专利。从学校配备老师的角度,把科学定位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科学学习的效果就是分数。只要学生的分数足够好,就认为学生的科学学的好。所谓的科学,只不过是老师搜集到的常识性知识的堆积过程。学生对于科学的认识就停留在背诵知识的层面。这样的科学,辱没了科学二字。科学应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通过已知探索未知的过程。我们要求学生只记住正确的知识,不引领学生去探索,这样获取知识的过程本身就违背科学精神。

我们的学校,老师被各种升学率,考试成绩吓坏了。宁可破坏一个学科,也要让成绩提升。一个好好的科学被老师们活生生的肢解成五花八门的知识点。大多数老师们把科学作为一个考试科目,从来没有考虑为学生的一生着想。这是科学的悲哀,是学生的不幸,是国家的灾难。

其实,从国家的层面,一年级开设科学课,是意识到科学素养的重要性,而且国家为不同类别的学生配备了相应且充足的仪器设备。而这些仪器设备有部分连包装箱都没有打开,有的虽然摆在器材室。这不是为学生准备,而是为了迎接领导检查而做。学生从来没有踏进科学实验实一步。科学实验室只是作为一项政绩在领导的各种汇报材料中。各种各样的检查,各层级的领导,都没有发现科学实验室没用,科学课已经严重的变味了。因为所有的假资料做的跟真的一样。这样,科学课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能够用简单的考试分数来代替。用分数考核教师,逼着教师简化教育方式,这是粗鲁的干涉教育,是一种不作为的表现形式。科学就是带着学生去观察,去实验,去探究,不断验证,不断从失败中寻找机会。我们的教育害怕犯错,这与科学精神相违背。

把科学应该上成科学课,而不是考试课。

相关文章

  • 把科学上成科学

    自从去年,从一年级开始开设了科学科目。一年级的科学内容认识基本的植物,以及植物的花,茎和根。下学期学习动物及...

  • 《结构性思维:让思考和表达像搭积木一样有序省力》读书笔记(一)

    序 科学方法有三大要素:有用、好学、可持续。“有用”是科学方法成立的基础,不仅逻辑上成立,更要被实践验证真实有效;...

  • 诗学-亚里士多德

    引言:亚把知识或科学分成三类,即思辨科学,实践科学和制作科学。制作科学即制造,诗属于制作科学或技艺的范畴。自足的事...

  • 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现代社会的基石,科学的产生和不断发展造就了日益繁荣的现代文明,我们赞扬科学、崇拜科学,把科学捧上神坛,...

  • 国人关于“科学”的认知陷阱及对策

    中国人对科学的认知陷入了几个陷阱。 第一个陷阱:把碎片知识当科学。 根本原因,是把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的概念...

  • 亚里士多德《诗学》学记(一)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或科学分作三类,即理论或思辨科学,实践科学和制作科学。制作科学的任务是制造,其目的体现在制...

  • 我只相信科学

    科学是什么? 科学是迷信的另一面 科学是一种力量 迷信也是一种力量 然而 科学的力量把人类推向光明 迷信的力量则把...

  • 双臂

    如果把 宇宙中的 科学 分为 自然科学和 社会科学 两种 那么 数学 是自然科学的 基础 逻辑学 是社会科学的 基...

  • 世界是软件的

    MBA还是经验科学还是博物学,只有把主体数学软件和形式化语义Coq引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

  • 中国传统文化才是真正的中国科学

    大多数人对科学的理解完全都是西方式的。 西方把科学的概念带入到我们的大脑中,科学大多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或者简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科学上成科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sr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