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的融合与细化

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的融合与细化

作者: 林学习 | 来源:发表于2020-04-22 07:56 被阅读0次

课时目标和单元目标并不是新鲜的产物,但要能准确说出它们的起源与发展,对我来说还是挺困难的。在之前的教学设计中,都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的备,一篇课文一篇课文的教,眼里只有课时目标,不太注重“单元”的整体性。

在这里所说的“单元”,是指崔允漷教授所提倡的单元,有别于教材编排的单元,是以学科素养为指向,由一个大概念(观念)或主题、问题、任务、项目为统领,能让学生经历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的过程,把目标、内容、过程与评价有机组织在一起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位。

虽然接触“单元教学”已经有一年多了,但有的时候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或理解不到位,甚至理解错误的现象比比皆是。机缘巧合,在《语文建设》上读到了一篇文章,他做的研究也是关于“单元教学”,在文章中,他将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分开撰写。而我的任务是尝试着将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融合,并对每个大维度的目标进行细化。前前后后一共修改了三次,居然从开始的不情愿到后来产生了一丝丝的兴趣!

现将两者的目标内容和修改过程呈现如下,进行对比(若觉得读起来麻烦,建议直接看第一个和第四个):

(一)文章中的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

1.尽可能充分利用教材的阅读材料,学习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技能。

2. 运用比较、探究、验证等方式阅读文本,建构说明性文章的基本知识;运用建构的知识写作并修改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事物类),做到明白清楚。

3. 培育说明文阅读与写作的兴趣,课内外阅读《昆虫记》等读物,分享阅读成果。

【课时1目标】比较阅读有关“桥”的三篇文章(《中国石拱桥》及课后《夜宿卢沟观晓月》、《中国桥梁史料》节选),初步感受说明性文章的特点。

【课时2目标】勾画四篇课文各段中心句,分析多方面说明特征的写法,列结构提纲。

【课时3目标】分析四篇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验证知识导图之“说明方法”;交流第二课时课后作业,从“写作实践”二、三中任选一题,并尝试拟列提纲。

【课时4/5目标】课前学习《蝉》《梦回繁华》(字词、朗读);课堂分析四篇课文说明语言的特点,完善知识导图之“说明文的语言”;根据拟列的提纲写出500字左右的说明文。

【课时6/7目标】自评、互评作文;纸笔检测;回顾检测、总结验证,完善知识导图稿(二稿待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完成)。

【课时7/8(未明确目标)】《昆虫记》阅读

班级商定阅读方式 (全书通读或有选择性地跳读) 、时间跨度。根据商定的阅读方式, 班级讨论确定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的任务。即使课内时间紧张, 也要安排1~2课时, 用于导读、阅读过程中的检查和讨论、阅读活动的总结, 确保共读整本书活动的进行。

(二)

事物性说明文阅读与写作单元目标

一、阅读《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梦回繁华》四篇文章,梳理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技能。

1.比较阅读《中国石拱桥》、《夜宿卢沟观晓月》、《中国桥梁史料》(节选),说出说明性文章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事理;

2.阅读四篇文章,勾画每篇课文各段的中心句,说出说明对象的关键特征;

3.围绕四篇文章说明对象的关键特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多方面说明特征的写法,并列出四篇文章的结构提纲;

二、运用比较、探究、验证等方式阅读文本,建构说明性文章的基本知识。

1.阅读《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三篇文章,说出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

2.指出四篇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作诠释、列图表、分别类、引用),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3.结合《蝉》、《梦回繁华》中的具体内容,分析、归纳出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三、运用说明性文章的基本知识,抓住事物的关键特征,撰写一篇说明性文章,并修改简单的说明性文章。

1.阅读与“坎儿井” 有关的材料,归纳每一段的内容,辨析坎儿井的特点,找出最突出的特点;

2.运用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以《XXX的坎儿井》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说明性文章;

3.能从说明对象的特点、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等角度,自评、互评文章,并做适当的修改;

四、课外阅读法布尔的科普作品《昆虫记》,分享、展示、交流阅读成果。

1.通读《昆虫记》全书,整理、积累作品中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术语等内容;

2.总结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经验,设计一个观察实验,并进行实践,做好观察笔记;

3.总结法布尔科学探究的经验,选择一个科学问题,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4.小组合作,采用读书报告、实验报告、手抄报等形式展示、交流阅读成果。

(三)

事物性说明文阅读与写作单元目标

一、阅读四篇事物性说明文,梳理事物性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技能。

1.比较阅读《中国石拱桥》、《夜宿卢沟观晓月》、《中国桥梁史料》(节选),说出事物性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

2.勾画四篇课文各段的中心句,找出说明对象的关键特征;

3.画出四篇文章的结构,指出四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并列出四篇文章的结构提纲;

二、梳理、建构事物性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1.梳理、归纳四篇文章各自运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作诠释列图表、分别类、引用),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3.分析、归纳四篇事物性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三、抓住事物的关键特征,撰写、修改事物性说明文。

1.阅读与“坎儿井” 有关的材料,概括每一段的内容,辨析坎儿井的特点,找出最突出的特点;

2.以《新疆的坎儿井》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事物性说明文;

3.能从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等角度,自评、互评文章,并做适当的修改;

四、阅读科普作品《昆虫记》。

1.通读《昆虫记》全书,整理、积累作品中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术语等内容;

2.总结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经验,设计一个观察实验,并进行实践,做好观察笔记;

3.总结法布尔科学探究的经验,选择一个科学问题,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4.小组合作,采用读书报告、实验报告、手抄报等形式展示、交流阅读成果。

(四)

事物性说明文阅读与写作单元目标

1.梳理阅读事物性说明文的基本技能。

1.1比较阅读《中国石拱桥》、《夜宿卢沟观晓月》,说出事物性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

1.2快速阅读《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找出两篇文章中说明对象的关键特征,学习多方面、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1.3抓住《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各段的中心句,并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

2.建构事物性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2.1梳理、归纳四篇文章各自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2.2.分析、归纳四篇事物性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2.3能谈谈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3.撰写、修改事物性说明文。

3.1说出撰写事物性说明文需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合理使用说明方法;

3.2选择一处建筑,抓住建筑的特征,列出写作提纲,能撰写一篇事物性说明文的初稿;

3.3能从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等角度,自评、互评文章,并做适当的修改;

 各位,你读了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你觉得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有必要融合吗?你觉得课时目标的细化和书写上有没有问题?《蝉》和《昆虫记》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更好还是放在这个单元当中更好?

相关文章

  • 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的融合与细化

    课时目标和单元目标并不是新鲜的产物,但要能准确说出它们的起源与发展,对我来说还是挺困难的。在之前的教学设计中,都是...

  • 张贵栓‖语文主题学习100问(18)

    18、怎样区分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是“总”,课时目标是“分”,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单元目标是本单元...

  • 设计整体单元目标应凸显递进性

    1.整体设计教学目标要综合考虑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单元目标统领课时目标,课...

  • 教学评助一体化

    深度学习设计思路:单元主题目标(基于课标的目标确立)——学习目标(基于单元主题的课时目标)——学习任务(为达成课时...

  • 说期末复习

    新授课时单元复习课与期末复习时单元复习课有什么不同?期末复习时单元复习课与新授课时单元复习课在课堂立意、目标达成路...

  • 单元作业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的关系

    ①与单元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性。单元作业目标要考虑作业内容与教学内容一致,避免内容陌生,难度过大,进而巩固教学目标。 ...

  • 关注学情

    学习目标的确立是建立在单元目标、课文目标、文本内容、学生情况了然于胸的基础上设计的。 在设计课时目标的过程中,对于...

  • 实用贴:新授课时单元复习课与期末复习时单元复习课有什么不同?

    [红顺视点]:新授课时单元复习课与期末复习时单元复习课有什么不同? 期末复习时单元复习课与新授课时单元复习课在课堂...

  • 实施单元主题的“六有”教学,整体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单元主题教学是依据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体系,从单元主题出发,确定教学与学习目标,在导学和课时教学过程中,以主题为线索...

  • 学习永无止境(二)

    老师在制定课堂检测时,必须熟知各种教参的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课时重难点,围绕课时目标制定随堂检测和单元检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的融合与细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cb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