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

作者: Esana高颍珊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10:34 被阅读0次

    我们在刮痧过程中刮出的痧,中医叫”离经之血”。所谓离经,就是堆积在哪里不再参与经脉的循环,也就是淤血,《黄帝内经》对淤血的病因主要分为:

1:外感所致,外感六淫之邪皆可致淤,尤以寒邪更为多见。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则不通。

2:外伤致淤:外伤常是发生淤血的重要因素。《灵枢 贼风》:“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

3:情志致淤:情志所伤可致腹脏功能,阴阳气血失于条达,而形成气血逆乱,气滞血瘀《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行气绝,而血箢于上”."内伤于忧虑......凝血蕴里而不散......则血气凝结”。

4:出血致淤:《灵枢百病始生》“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于血相传,则合并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素问 调经论》“孙络外溢,则有留血。”离经止血,或排于体外可视,或存于体腔,或停滞肌肤,无论何种总有血液滞留停积成淤。另外对出血治疗,常因为止血不当而使脉道之血停积于内,这也是致淤之因。

5;饮食致淤:《素问五脏生成论》“是故多食,则脉凝泣而变色。”《素问 生气通天论》暴饮暴食,恣食肥甘,偏食五味而伤血脉,影响血行而为淤血。

6:久病所致:《素问痹论》“病久如深,荣为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五脏的各种慢性病都可以导致腹脏功能降低,阴阳气血失调,使血行滞涩而产生淤血的病变。

7:年老多淤血:《灵枢营卫生气》指出年老之人,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血动无力,亦常致淤症。

“痧”

相关文章

  • 2021.8.26天河徐和堂精进玉衡

    第一环节郭炯分享李老痧诊课学习笔记(一) 1.有病有痧,无病无痧 痧重病重,痧浅病微 人亡痧绝(痧象特点:无痧,出...

  • 痧的分辨

    痧的分辨 黑痧:寒, 紫痧:又寒又堵,白痧:气血亏虚,虚寒在体内,排不出来。 白点痧:严重缺氧,癌细胞活跃。斑点痧...

  • 如何根据出痧自我诊断

    用痧自我诊断的基本原则:有病就出痧,无病不出痧;病重痧就重,病轻痧就轻;痧色越深,说明体内之毒、寒、湿、热等病气越...

  • 关于吮痧

    什么是吮痧 听到吮痧这个词,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刮痧常听到,吮痧倒没怎么听说过呢! 吮痧又名吸痧、嘬痧。它与刮痧一...

  • 出痧的症状

    各种痧像解析: 1)【红痧】:体内热气大,火气重,这种痧常见于脖子背部的刮痧和拍痧,通过痧出就能泄热通络。 2)【...

  • 疫即外邪,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痧胀玉衡》上卷载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及痧胀脉法;中卷列各痧症症状,并附以治疗验案;下卷列各痧症备用要方。 作为一...

  • 痧分为6种

    痧分为6种: 1:红痧,潮红是正常的、大红火红火旺. 2:黑痧:寒. 3:紫痧:又毒又堵. 4:白痧:气血亏虚湿寒...

  • 色彩斑斓

    一次刮痧,三种痧色,白痧红痧黑痧。今日刮痧见遇见。 上油之后,稍微划几砭,就有一层奶油般的白痧浮...

  • 师曰(九)

    12月18日作业: 学生问:怎么区分肌肤之痧,血肉之痧和脏腑之痧呢? 李师:一刮马上冒出来的就是肌肤之痧,肌肤之痧...

  • 9.24老张的第25次痧

    久违的黑痧… 久违的黑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ff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