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一边抱怨自家孩子有“问题”,一边解释说“俺家孩子不一样,看你的孩子多听话”?他们习惯把目光聚焦在外面,他们能看到别人家孩子,却看不到别人家家长,更看不到自己。
当孩子出现一些令他们无法接受的事情时,这类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出“问题”了,而鲜少出现反思,反思我是怎么做的,我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什么影响?
这些年,辅导班和兴趣班泛滥,妈妈们奔走在各类课外辅导中,付出很多,却很少换回孩子的理解和用功。家长们就难免抱怨自己孩子周末只想玩,啥兴趣班也不愿意上。听到妈妈们这样的描述,我们很难提出解决的办法,我们不了解亲子间的互动方式。父母如果只看到孩子的行为,却从来不反思自己是怎么做的,这个问题就没法解决。
遇到孩子什么兴趣班也不想上的问题,你可以这样问问自己:1.这些年来,你有没有尊重孩子的兴趣?2.有没有提供条件支持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或事情?3.有没有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4.有没有尊重他自由探索?5.有没有保护他的好奇心?6.你想让孩子上的,是你喜欢的兴趣班,还是他自己感兴趣的?
面对问题,与其跟孩子讲道理,不如想办法解决问题。即使要讲道理,也要优先考虑孩子的感受。就像,我们之前说道女士买衣服被老公讲道理一样,再对的道理,你说的对到大天了,对方依然不想听,不愿听,更不会改。
发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父母不要只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而是应该将目光回转,先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只有养成这样的看问题的视角,才能冷静下来,并通过改变自己,从而改变孩子。
改变解决问题的视角,从看到自己的问题开始。只有父母改变,孩子才会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