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之光
尘消诸念寂,梦觉非有踪

尘消诸念寂,梦觉非有踪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20-06-30 00:09 被阅读0次

禅宗说:“青山不碍白云飞”,

“不碍”,世界自在,互不妨碍。

它的意义就在其本身,它不需要什么高贵的条件,一朵野花,一片苔痕,就是一个完足的世界,他以挣脱和这世界的表相联系,诉说着和这世界深层的联系。

苏轼诗云:“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妙悟的心灵就像一渊宁静澄澈的古井水,在这个古井映照着无边的世界,万象往还,天机流荡,从容卷舒,随意东西。

此境的一个关键字就是“自”:自在的自,自由的自,自性的自。妙悟之“见”(现)乃是自现。

如禅宗的古德所说的“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云在青天水在瓶”。云自飘,水自流,花自绰约,柳自窈窕,一切都自在优游,与青山白云相往还,像云那样展现,像风那样缱绻。如水流花开,天机自发。

元画家王蒙有诗云:“群响自起灭,同心本无穷。尘消诸念寂,梦觉非有踪。九旬谈一妙,政尔开盲聋。孰持去来影,观作真实同。去流随水远,归去云相从。无心任玄化,泊然齐始终。”

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在寂然凝虑之际,突入妙悟境界中,他悟出了“真实”,亦即佛学所谓“实相”,亦即所谓自性,心随水流,身同云影,自由自在而没有任何窒碍,达到了自性、自在、自由...

相关文章

  • 尘消诸念寂,梦觉非有踪

    禅宗说:“青山不碍白云飞”, “不碍”,世界自在,互不妨碍。 它的意义就在其本身,它不需要什么高贵的条件,一朵野花...

  • 春风十里

    觉诸想起,觉诸想住,觉诸想灭。 觉诸受起,觉诸受住,觉诸受灭…… 正念,若念、随念、忆念,不虚不妄。

  • 《楞伽经义贯》修学摘要(九)

    为何智者于外种种境不生妄想? 智者了知一切外在所现诸法之体性,皆非有实自性,觉了一切法皆唯自心所现量,本来虚寂,因...

  • 《纸寒寄》

    玉露枕寒衾,雨上鸣空落。 人来念花去,醒识祭蹉跎。 始觉琉阁寂,暮归忘尘...

  • 转载:《悟真性宗直指》卷四(3)

    其三 一物含闻见觉知,盖诸尘境显其机。 灵常一物尚非有,四者凭何作所依。 闻见觉知四者,皆昭昭灵灵,识神一物所出。...

  • 五律•禅悟

    入定莲花坐,心清不染尘。 经声消执念,佛号渡迷津。 莫问来生果,惟求前世因。 早登无上觉,...

  • 窗外情

    注:窗外出尘窗内尘 梨情窗外摇 妖娆!妖娆!…… 煞遍天下草 天突晓 梦消!梦消……

  • 觉性无二

    诸识之觉与佛之究竟觉,体本不二。 我人现前有觉,此觉为八识之觉,有念无念,此觉皆在。 我人之所以活着,有此觉知之故...

  • 杂念

    卧榻幽帘梦,闭目魅影踪。偏生许多念,人去草犹青。

  • 今日遇雨有感

    知在他乡望故乡,雨墨消尘寂何芳。 年少长羡羁旅客,哪道远域是愁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尘消诸念寂,梦觉非有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iz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