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吃饭时,跟同事聊起健身。同事平时有固定的健身项目:跑步、游泳。用她的话来说,这两项运动已经成为她的习惯了。她每天在家要跑半个小时,每周末都要去游泳。但是现在年纪大了,膝盖不行,跑步受不了,尤其是在跑步机上跑更伤膝盖,所以会根据keep做一些小的训练。
我掐指一算,诧异地问:你还不到四十呢。按照现在的高寿趋势,假设人类平均能活到100岁,我觉得40岁都还很年轻呢。
同事接着说,人过了40岁就会变得尴尬,高不成低不就,尤其是45岁之后,很容易被公司不待见的。好一点的倒是可以选择自己去做点事,否则就只能等着被公司肆意差遣,自己却毫无抵抗的能力。
我依然诧异:也不会那么惨吧,你看我们某某领导,今年正好就是这个年纪了,不就是被公司高薪挖过来的吗?为了避免这种尴尬,要么就是好好工作,要么就是提前选好自己的第二职业。
同事没有理我,继续感慨,人到中年,生活、工作、家庭各种压力,年纪越大越可怜。
这位同事擅长跟人打交道。毫不夸张地说,她是我们整个财务中心公认最友好、最会说话的人。我因此挺羡慕她的。但她有一个弱点,就是专业能力不强。
几个月前,可能因为觉得公司氛围不好,她提出离职。当时领导提出给她加薪,于是她又留了下来。但是在这之后,我就很少在公司看到她的身影。偶尔哪一天她进公司,我们一块吃饭,我就会问她去哪里了。次数多了,我还会调侃她:你这还挺像业务员,到处跑。
是的,她不是被派去这里的税务局沟通就是被派去那里的税务局沟通。所谓的沟通也不过就是服务好领导。比如说要去冒充某某的老婆(别想歪了,只是根据需要做一下身份转换),比如要飞到一座城市,专门找了领导家附近的宾馆住下,然后起早去公园遛弯,假装与领导偶遇;比如带领导的亲人朋友去看病,去帮他们挂号、拿药。各种真的像一出又一出的戏,不一而足。不得不感慨,原来只是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场景,在同事身上真实地发生。
我好像突然有点理解,同事在还不到四十的年龄,对工作、生活有这样一种透心凉的悲悯。
那个年龄我会怎么样?还能做什么?是越做越好能做的越来越多还是所做的有限被这个世界抛弃了呢?
上周末参加上海007线下聚会,其中有一个环节是,乔帮主让我们思考了几个问题,然后每个人将自己的答案画在纸上。最后一个问题是:7年后你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当时其他战友都画了,有房子、人、大海......唯独我的是一片空白,因为不敢画,画什么都觉得不对。
之后,乔帮主让我们把自己的答题纸依次往右传,每个人继续帮别人画7年后理想的生活。每次经过我这里,我依然是无从落笔。传完一圈后,答题纸各归各位,我发现我7年后的理想生活被战友们都填满了。
人、车子、房子......有点哭笑不得。
后来有个环节是让我们每个人解说自己所画的。我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什么都没画: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画大海、沙滩、向日葵、可爱的人等等。可是这半年的学习带来的认知,我对自己的想象会有一些警惕,所以对这些以前不假思索就有的画面不太敢画。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有想过,而且一时半会也没想出来。我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想这个问题。
作业职业规划师的乔帮主,非常贴心地跟我说:还是要写的。如果你不写,你也看到了,你的人生就会由别人来写。也就是说,你的人生,谁都可以来插上一脚。
我非常认同。7年后我的理想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我会继续书写。
前段时间,可能是因为七夕节的缘故,007里兴起了一股“给自己写情书”、“给7年后的自己写封信”的热潮。那个时候,我也有这个想法,想给过去以及未来的自己写封信。一方面,是想要去回答乔帮主当时提的那个问题;另一方面,是想要好好与自己对对话。
为什么是7年?因为7年就是一辈子。每个人这一生其实都有很多辈子,我们可以以每一辈子为周期,给自己定个目标。
来吧,你也可以的,想象一下7年之后的你,会是什么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