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足不出户的第三天,真正实践了“躺平”的现实状态,直躺的生无可恋,开始羡慕以前虽累却身心自由的日常。这两天因为不舒服,坐不了看不了出去不了,就这样一点点的感受着康复的过程,忍受着各种的难受,脑子也似乎粘连在一起了,不会转动,不会思考,就象废人一样。原来,闲着,真是会废了一个人!
下午听了樊登对话毕淑敏的一本书《世界如锦心似梭》,里面听到毕淑敏老师推荐的那本书《康复是一种修行》,只一听这书名,就被疗愈了一大部分。是啊,不管是身心哪里的不舒服,在这个修复的过程中,都是一点点感知生命的过程,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而我,显然是太肤浅了,只是在烦闷这个难受的过程,只是在权衡得失利弊,而没有更深层次去感受这样一个过程,去升华它,没想到在以后如何去规避、去改正、去预防、去利用。
不过,好在我目前只是一点小毛病,而这种正念的种子却已经开始萌芽,也许也是一种修行的开端吧。
明天上午孩子去学校参加一下毕业典礼就要放假了。结束12年的应试教育阶段,高考后,就要开启人生的另一个重要篇章。
刚才去学校门口等他,在穿着和他一样的校服的学生人流的来来往往中,一直没有看见他。一个个身影从眼边走过,清秀的女生、健壮的男生,青春的模样,懵懂而又小大人的神态,或神色匆匆,或张望顾盼,或成群结队,或呼朋唤友,一时间,这个路口都是这群小大人们的剧场。
今晚是他们教室和宿舍要清空的时候,各类书籍和杂物都要搬走,所以他们每个人的手上或抱或背都是行李。高中三年,这些书籍是他们最踏实的伙伴,也是最后的留念了。
想起昨晚儿子到家时,背上背了一包的书,脖子里挂了一袋子书,手里又抱了一大摞书,累的气喘吁吁。这些书籍得有几十斤重吧,换成我的话是一摞也搬不起来的,他竟然连抱带背走了这么远的路,也不说让我去接一下。瞬间就觉的儿子长大了,这么多的重量,就好象看到他以后能扛起更多的责任。
早上走时,我让扡直接把拉杆箱拿上。他说剩的东西不多,这个箱子足够装了,让我不用去接他。但我仍是放心不下,赶到学校去接,也却总是不见他出来,电话也打不通。后来总算是接到电话,说是在学校和同学样打球说话,先不回来。
也很理解,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了,这些孩子们高中相伴的这几年,一起经历人生最艰辛的这段日子,情谊自是非同寻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们肯定不会伤感,更多的会是激情吧,连分别的方式都与众不同,再聚一起打场球,一起次个牛,聊个天,再一起憧憬一下未来,这才是年轻人应有的样子吧!
只能叮嘱叮嘱再叮嘱,盼他早些回来才安心。
这些天也总是心神不定,他考试能考的怎么样?到时候报志愿需要报哪个学校?要报哪个专业?平时觉的无所谓的事情,现在却总是觉的左右纠结,因为这都将决定他以后的人生道理和工作生活啊!
就象前几天和同学说起以前,小时候总不懂父母为什么烧香敬神为什么那么虔诚,直到现在年轻越来越大了,才越来越理解这些举动,因为看似无用的虔诚里,包含的都是父母对一家人生活的期望和祈祷。
每一个轻易的决定都是因为不在意,真正在意的事情没有一件会是轻易决定的,权衡纠结,患得患失,这才是真正用心的表现!
所以,我也容忍我这样的焦虑,因为,这仍然都是我满满的爱啊!

二〇二一年六月四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