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睦的背后,大部分都是钱在支撑
巴菲特说过一段话:“家庭的第一核心,永远是经济而不是感情。再好的感情,也经不起日复一日贫困的消磨。再好的爱情,也终将在失望和不满中消磨殆尽。”这段话读来很残酷,现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对于年轻人来说,卿卿我我、花前月下,可以有情饮水饱。一旦结了婚就涉及生活的琐碎。
如果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证,再美好的婚姻都像一堆梦幻的泡沫,伸手一碰就破。
某大厂程序员分享说,他曾经拥有一份高薪的工作,在北京买了一套500万的房子。有高薪的工作、有敞亮的房子、有老婆和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但他被裁员的那一刻,这一切陡然间都发生了改变。没有了收入来源,房贷还不上,甚至连日常的生活开销都成了问题。慢慢地,矛盾也就出现了,他和老婆经常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后来直接变成了一天一大吵。最终,这段婚姻在无休止的争执中黯然落幕。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研究表明,经济矛盾是夫妻争吵的主要原因之一。房贷车贷的重负、育儿教育的高昂成本、老人生病的医药开销,这些现实问题都可能让婚姻逐渐破裂。
当两个人都经济拮据时,生活将会是一地鸡毛。作家萧红在散文集《商市街》中记载,她和丈夫萧军有过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当时,没有钱买被褥,寒冷的冬天,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相互取暖。一块黑面包分开来蘸了盐巴,就着刷牙缸里的开水,便是他们一天的饭食。
有一天,萧军出外求职,在家里饿了一整天的萧红,不禁写道:“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饥饿难耐的时候,她甚至想去偷人家挂在门口的大列巴(哈尔滨的一种主食面包)。因为贫穷,两个人经常争吵。萧红在文章中写道:那时候我们争吵,不是不爱,是不知道除了彼此伤害还能怎么证明活着。是啊,没有物质基础,如何维持家庭关系?国学大师曾仕强说:钱财为养命之源,也是生存之本。过日子,离不开钱。没有物质基础的感情,注定两败俱伤。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穷人家的家庭,很少听到:自由、艺术、幸福、享受、平等和爱,这种字眼。家里充斥的声音都是:平安、看得起、看不起、努力、老实、听话、忍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研究表明:经济压力越大的家庭,内部爆发矛盾的概率是其他家庭的3倍-5倍。这世上大多事都可以用钱来解决,没钱的家庭,因为无力解决生活的问题,只能跟家人争吵、内耗。
看过这样一段话:“夫妻之间总是吵架,有时候并不是沟通的问题,更多是贫的问题。不看见贫,不解决贫,两人再怎么学好好说话,用处也不大。”只有通过不断努力赚钱,我们才能为家庭带来更多的安全和保障。努力赚钱,为家人提供稳定的生活保障,减少因经济压力而产生的焦虑与不安。
争吵少了,家庭也就顺了。有人说:只考虑金钱的婚姻是荒诞的,不考虑金钱的婚姻是愚蠢的。
有钱,不能保证家庭一定和睦,没钱,却增加了许多不睦。
一个家庭只有在不缺钱的时候,才能够心平气和坐下来谈感情。从今往后,努力工作,专心搞钱,护爱你的和你爱的人周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