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阳明先生与《大学》二三事

阳明先生与《大学》二三事

作者: dcfac6b15823 | 来源:发表于2021-11-19 14:37 被阅读0次

《大学》,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自南宋理学家朱熹注解《大学》,并将其列为“四书”之首后,《大学》更是广受重视,甚至成为历朝历代的“科举专用书”。

在阳明先生生活的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间,朱子的《大学章句集注》仍是当时科考的“官方指定教材”;甚至阳明先生的父亲王华,也在他考中状元的那篇策论中,引用了《大学》中讲述“诚意”的原句。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与家庭氛围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阳明先生,一定与《大学》有着深深的因缘。今天,为大家带来三个阳明先生与《大学》的小故事:

故事一:

“青年格竹”

“阳明格竹”的故事,可以说是阳明先生生平经历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了。

阳明先生十二岁时,便立下了“必为圣贤”之志。为此,他遍读《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试图找到成圣成贤的路径,然而,对其中“格致”之说,却仍然半点头绪都没有。

十八岁那年,在大儒娄谅先生的启发下,阳明先生“遍读考亭遗书”,开始研究程朱理学。他日日夜夜地思索:天理在何处?圣贤到底怎么做得呢?

有一天,他突然读到了这样一句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阳明先生恍然大悟:原来天理就在一草一木之中啊!既然如此,何不格他一格?

阳明先生叫上一位名叫钱友同的同学,两个人约定好了,都来格竹。

一开始先由钱友同来格,结果钱同学格了三天,一点“至理”都没格出来,反倒病倒了。

阳明先生认为,这不是因为别的,是钱同学精力不够。要是身体健壮,能坚持格上更长时间,结果就不一样了。

于是,先生亲身上阵,对着竹子足足格了七天七夜,日夜不休,劳思成疾,最后也精疲力尽,累得病倒了。

于是,俩人对坐着长叹道:“大概圣贤是做不得的罢,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这段“格竹”的故事,被详细地记载了在《传习录》中: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后来,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之后,方知道自己青年时功夫用错了。在《大学问》《大学古本傍释》等文章中,先生对“格物之功”也多有阐发。

其实,天底下哪里有可格之物呢?若到一草一木上去格至理,那要格到什么时候去呢?格物,只是在自己心上下功夫,只是在心上“正其不正以归于正”罢了。

故事二:

“授《大学》古本”

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之后,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在龙场卑湿的山洞中,他默诵从前学过的四书五经之言,在心中与自己的体悟一一对证,“莫不吻合”。

在一次次沉思体悟后,阳明先生得出了一个在当时骇人听闻的结论:《大学》原文,应当以《礼记》古本为正。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将原文打乱重编,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看似更有条理,实则却流于支离破碎了。

这一结论,可谓是石破天惊,更是在后来为阳明先生招致了无数攻击、嘲笑、非议、诽谤。

其实,这是因为,自朱子的章句本成为正统后,坊间原本《大学》已经久不流通了。因为大家既然只读朱子的章句,刻《礼记》的人索性把书中原有的《大学》文字都删除了。清朝李惇曾描述这一现象道:“学者有老死不见原文者。”

人们从不曾读过《大学》原本,即使读过也认为是误本,所以,在阳明先生把原本《大学》刻印出来时,纷纷引以为怪,认为阳明先生是在哗众取宠、标新立异。

即使是阳明先生的弟子,在初闻先生大学之教的时候,也往往是惊疑万分、骇然不定。

比如阳明先生的妹夫兼弟子徐爱,就在《传习录》的序言中记下了他的心路历程: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徐爱的大意是说:“对于《大学》中‘格物’等说法,先生均以《大学》旧本为准,也就是先儒所谓的有错误的版本。

我刚听说时极为吃惊,接下来便是怀疑,最后,殚精竭虑,将各种观点进行对照分析,并就此向先生请教。然后,我发现先生的学说犹如水之寒、火之热一样真实无比,真是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啊,我还有什么疑虑呢!”

故事三:

“唐尧臣献茶”

阳明先生一生讲《大学》。就算是在生命中的最后两年,拖着沉重的病体,踏上征讨思田之乱的凶险之路时,他依旧坚持沿途讲《大学》。

在赶往前线的路上,先生虽咳喘之疾不时发作,但精神尚好。以至于有人论学回去后,满怀钦慕地赞叹:“(先生)神骨清朗,步履矫捷,翩翩如鹤。”

在抵达南昌、讲学于明伦堂时,还发生了这样一则趣事:

当时有个名叫唐尧臣的年轻人,素来是个刺儿头,对阳明先生的学问很不服气。

知道阳明先生将至南昌,他也到城门外迎接,暗中观察阳明先生一言一行,内心已经有所动摇。

及至先生在明伦堂开讲《大学》,座无虚席,堵得水泄不通。他欲入无门,灵机一动,假装添茶小厮,混在一旁听讲,一天下来,彻底心服了。

他的一群同学远远望见他,便过来打趣道:“你这个刺儿头,也来投降啦?”(逋逃主亦来投降乎?)

不料,唐尧臣一脸认真地回答道:“须得是阳明先生这样大气象的人,才能降服得了我,你们这些人怎么值得我敬服呢?”(须得如此大捕人,方能降我,尔辈安能?)

阳明先生之于《大学》,何止是在讲文字理义呢?《大学》的精髓,早已融入了先生的生命气象之中。阳明先生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他平宸濠、思田之乱,稳定大明江山,实践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他心上体履,躬身笃行,提出了致良知思想,实践了“格致诚正修”的功夫次第。

阳明先生在《大学古本序》中讲:“《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一个“诚”字,既是要诀,更是功夫。唯有真诚恻怛,才能心生万法。

相关文章

  • 阳明先生与《大学》二三事

    《大学》,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自南宋理学家朱熹注解《大学》,并将其列为“四书”之首后,《大学》更是广受重视,甚...

  • 都不是事

    阳明先生说“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练”。今天就讲讲这个“事”。在阳明先生的那个年代,我认为这个“事”与一般的事是不同...

  • 三大学说与三大论题

    第24天(2022-12-24)三大学说与三大论题 阳明先生的妹夫,也是爱徒的徐爱,把平时与阳明先生平时...

  • 我与先生二三事

    今天去面试一家民宿。在龙坞那边山上,因为刚好先生也休息,所以开车送我过去的,面试的时候他在外面等,本以为半个小时能...

  • 与先生的二三事。

    日常生活之生老病死 周围很多因癌症去世的事例,从而引发了我和先生关于生老病死的讨论。 先生告诉我如果他被检查出什么...

  • 与田先生二三事

    田先森,我有个白想给你告一下。 想你有两种方式眼内心底见你有两种方式看你抱你一场大雨这城市就陌生了一见到你我就又是...

  • ​与涂先生二三事

    很久不曾见过涂先生了。 初识涂先生,是在我中考那年,他比我低上一届,却因偶然的机会,得多共事。涂先生高而瘦,面容很...

  • 与雷先生二三事

    雷先生是我的男朋友。 从我们交往至今,还不满一年。 突发奇想纪录一下和雷先生在一起的点滴。 不知道这段故事能不能成...

  • 关于"鬼"

    早起,接着研读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陆澄录二三,感悟颇深。文中陆澄问道关于有人晚上怕鬼怎幺办?阳明先生说...

  • A小姐与B先生二三事

    一 最近看了许多订阅,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冒出来许多讲述爱情的文章。最初觉得颇为唯美,然而看到后来也觉得,不过是几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明先生与《大学》二三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zs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