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是如何认识一个事物的?
假如,我们从来没有去过北极,会不会知道极夜?假如,我们第一次来地球做客,往天空丢一个石子,我们知道石子往哪里落吗,是不是东西南北上下左右都有可能?假如,我们没被狮子老虎追过,为什么见到狮子老虎会害怕呢……
在地铁站的巨幅广告、视频上说的衣服上的细菌特别多,需要用特制的洗衣液;看到螨虫的广告,会不会下意识地挠痒痒,被褥床单上都是螨虫的画面汹涌而来……这都是认知融合。
就像我们的手,被开水烫过,所以看到冒着热气的水我们都不敢去摸;我们见过视频里,刮台风很危险,所以台风天不敢在室外乱走;雷雨天,不敢在树下逗留;湿手不要摸电器……
这些都构成了我们的认知,也构成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经验。当我们遇到新的事物时,会习惯性去从大脑储存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资源来解决新的问题。再成功解决问题之后,我们就会积累下成功经验,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得心应手,这大概就是我们的认知融合了。人们常说的“融会贯通”,想必就是如此吧。
就比如现在大火的“元宇宙”概念,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时,大脑是不是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关联。不敢兴趣的,过两天就会直接忘记,因为大脑只会去储存有益的信息。感兴趣的,就会去搜索,什么是“元宇宙”,有什么作用,运用在什么场景,可以看视频,看解说……充分了解之后,是不是就有一个念头冒出来:原来,这就是元宇宙!
我们的认知是多么奥妙无穷的,我们携带的基因记忆更是可以传达几千万年,我们的爬虫脑给我们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学习脑让我们不断学习进化。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原因。因为,想要认知融合,产生新认知的前提,是你的信息库得有信息,而且这个信息库是可以不断扩容的。
我们的二十岁认知和十岁的认知,差距没有天差地别,那肯定也是相差巨大的。
认知融合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你的认知边界就越宽广!
这也是为什么说要空杯心态,要保持开放,这样认知才能不断去充能。
学习吧,不为别的,只为拓宽认知的边界,更清晰地看待我们的宇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