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来越了解到幽默的可贵,世面上教幽默的书籍和课程也不少,不过它们都偏重于技巧层面,例如怎样编段子。其实我们更应该清楚幽默的原理,否则学再多的技巧也不得幽默的要领,真正学会幽默。于是就在得到APP搜集了一些“幽默”的资料,试图去弄清幽默的产生机制。
-
吴伯凡在他的认知方法论中,讲到了幽默是一种高维认知,是一种反本能、反常识的精神气质。幽默跳脱了传统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在面对冲突和突发状况下,拥有第三选择。比如有人挑衅或羞辱你时,一般人的本能反应是正面反击或忍气吞声。而有幽默感的人瞬间抛开这两种选择,寻找另外一种反应。
吴老师讲了德国诗人海涅的故事:海涅的老对手许莱格尔会抓住任何机会羞辱海涅,而海涅总能在一瞬间进行反应——既不是简单地回击,也不是和事佬打哈哈。有一次他们在独木桥上相遇了。
许莱格尔:对不起,我从来不给白痴让路。
海涅(笑了笑):对不起,我和您刚好相反。
可以说,海涅的幽默感已经深入骨髓,他的反应是第三选择的力量,也是幽默的力量。
由此可以看出,幽默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有幽默感的人始终以一种超常的主动性,也就是一种前摄能力来抑制自己和别人的权利,同时维护自己的权利。有幽默感的人不会被当前局势和他人左右,能够跳出自我,化解冲突。 -
万维钢在他的精英日课中介绍了美国人提出的通用幽默理论:所谓幽默,就是温和的违反(benign violation)。可以是违反一个社会习俗、可以是违反身份、也可以是违反逻辑,但不能过头。万老师介绍了一段相声。
比如牛群、冯巩的经典相声《小偷公司》 ——
冯巩:你是小偷啊?
牛群:您这都是有文化的人,说话这么难听,什么叫“小偷”啊?
冯巩:那应该叫您?
牛群:“掏包的”。
—— 这里牛群先故意说“有文化的人”,营造一个特别正经的气氛,然后再说“掏包的”,来个不正经的转折,喜剧效果就出来了。
万老师总结,幽默得积极主动的表现,有幽默感的人首先是特别自信的人,他敢于改变当前的局面,让局势受自已的影响。幽默是一切尽在我的掌握。
3.李新在她的《有效训练你的幽默感》中给幽默下了一个定义,幽默是从一个有趣的视角来讲述真相和痛苦,是一种有智慧且有力量的自我表达。李新老师在介绍如何幽默表达观点时,讲要在生活中多观察、思考、追问、解读,把自已的想法经历变成独特的洞察。幽默只是一种手段,它背后要表达的思考才是关键,洞察让你表达独特的思想,所以一个洞察越多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趣的人。对于如何训练幽默感,李新老师的课程中有具体有效的方法。大家可以去了解学习。
学习了以上三位老师关于幽默的讲解,对幽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幽默绝不是仅仅的会讲段子、讲笑话。幽默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和应对方式,它要求个人对世界保持好奇、开放,对自已有敏锐细腻的觉知,对生活有深刻的洞察。从心态、思维上入手,学一些幽默方法,你也可以变成幽默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