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节骨眼上孩子千万不能发烧。
我心里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摸着儿子烫烫的额头,我的心慌了。体温计明明就在眼皮底下,我却把药箱倒腾了两遍都没有找着。
38.4°C,都知道体温超过38.5°C才让用退烧药,现在是喂还是不喂?
纠结了一下还是决定先给儿子物理降降温,拿起温热的毛巾,把额头,手心,脚心都擦了一遍。
又量了一下体温38.7°C,于是我开始把希望寄托到药物上,心里反而有种心安。
此时已经是晚上10点钟。老公出差在外,我孤立无援。
凌晨1点20分,药劲下去之后,体温又反复升高到38.9°C。单一的退烧药或许不管用,是病毒感冒还细菌感染?我又开始纠结。
儿子因为发烧,睡意正沉,不行,一定要继续喂药。
儿子哇哇大哭,我强硬着把儿子搂在怀里,儿子把药打翻在了床上。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我强忍着眼泪对儿子说,“妈妈知道这药不好喝,但是它能帮你打败病毒呀……”。
此时的我焦虑,无助,心疼。
新冠肺炎疫情也加剧了我的恐慌,又想到去年儿子因大叶肺炎住院,我不淡定了。于是退烧的,抗病毒的,抗细菌感染的轮流着喂,我知道这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但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儿子发烧而不采取任何措施。
体温一次比一次的高,社区医院因疫情暂停开放,各各诊所也停止营业,这就意味着我必须要带儿子到儿童医院去做检查。
要做新冠肺炎的排查?还要拍CT?要隔离?种种的疑惑都加重了我的焦虑。
我收拾下儿子的水杯,奶粉,又多带了两件衣服,做好被隔离的心理准备。
虽然很努力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可当给弟弟打通电话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哽咽,“儿子发烧了,开车带我们去医院吧……”
到了医院,顺着发热门诊的箭头一直走,紧接着就是“疫区发热门诊”。
不会只有疫区发热门诊吧?这也太不合理了吧?我几乎是吼出来的,仿佛是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只是普通的感冒。
经过询问才知道,有普通发热门诊,因为疫区发热门诊这几个字是后来加的,所以格外显眼。我们通过一个问卷筛查,测量了体温,终于挂上了号。
经过检查是急性化脓性咽喉炎,由于感染指标有点高,医生建议打点滴消炎。
此刻,压在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眼泪突然夺眶而出,如释重负的感觉真好。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过度的焦虑只会妨碍我们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应该更加的理性客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