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装修很不错但现在却很破旧的小屋里,一个大胡子坐在一张桌子前,桌子上摆了一张纸,大胡子拿一支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正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大胡子没有停止自己手里的动作,只是应了一声:“门没锁。”
很快,门外两个男人走了进来,没等大胡子招呼,就在他面前坐下。
其中一人开口道:“请问马克思先生,您的稿子什么时候能写完呢?住在不远处的另一个大胡子都已经交稿了。”
大胡子头也不抬的说:“两个月以后。”
询问的人笑了笑,“两个月以前你也是这么说的。”
大胡子没在吭声。
这次换这个人的同伴开口,“其实我们已经预料到您会这么回答,所以我们这次来还带来了B计划。”
“怎么说?”
“在完整的稿件出来以前,我们可以先聊一下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我问,您答,我们再整理出版一个简化版的小册子。”
“出版这个小册子会加稿费吗?”
“会。”
“那来吧。”
说完,大胡子终于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坐在对面的这个人,这个人从怀里拿出来了一个小本子和一只笔。他的同伴见此情况,起身关门离去,现在屋里就剩下他们两个人。
“那么我们开始吧”,这个人开口道,“请问马克思先生,你现在画的是什么?”
“思维导图。”
“您真是思想超前啊。”
“关于什么内容的?”
“关于我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我在把它系统化和理论化,从而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同时这也是我对哲学的定义。”
“既然说到了世界观,那您怎么看待世界?”
“从哲学上看,我认为世界上的万物归结为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那就先说物质现象吧。”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这是我理论的前提,同时对物质的正确理解,也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趣说大胡子(1)
这种观点非我原创,自古就有。古代的希腊哲学家就用水、火、气、原子等解释世界,但他们只是把物质等同于物质具体形态,过于直观和朴素。而且自然科学已经证明这是不对,其实本质是原子。
但我认为这种认识还不够深刻。我的一个朋友(也就是另外一个大胡子),他说过:‘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非特指某种实体。”
“您认为的物质都有那些特性呢?”
“第一、它是客观存在的,就像你手里的这支笔,不管你用不用、看不看,它都是客观存在的。相反,在这再多说一点,我们能思考,是因为我们这副肉身活着,依赖于肉体而存在。意识依赖于物质的,所以我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而意识不是。
第二,既然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被感知的。那就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我们不能认识的。就像那天上的星星,虽然我们现在摸不到它,但那是因为我们能力不够,并不是因为这个东西他不可被触碰到。
第三和第四涉及到我提出的辩证法和自然观、历史观这些内容,回头等你问到了再说。”
“那物质的存在形式是什么?”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隔的。你能想象一个纯粹的、没有物质运动吗?想象不出来。那你能想象出来一个静止的物质吗?这个可以想象出来,但静止物质是不存在的。就像我们现在面对面坐着,感觉好像是静止了。但那是因为我们的运动状态是一致的,我们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过程。而外面有辆马,车上坐了一个人,在他角度看我们,我们是运动的,我们看他,他也是运动了。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是时间和空间,这个很好理解,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b,a和b肯定是有距离的,不然的话就无法运动。从a到b运动的过程中,经历的东西叫时间。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运动,物质也无法存在。因为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这证明了时间和空间也是客观存在的。”
“您怎么看待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
“我认为两者本是同根生,都是这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但由人类的活动――通过实践,使原本相同的事物有了不同的变化,才有了现在不同的称呼。
人类为了自己生存,对自然界进行了一定的改造,比如说我们现在住的这个房子原来是没有了,改造后的自然界就成了我们所称呼的社会。
所以我们人类是同时生活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生物,既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又要遵循社会运行法则。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失去社会,人就不是人,但失去自然界,连生存也无法继续。
所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统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