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城市 旅行读书让生活美好哲思
城邦是理想的中心:柏拉图《理想国》(二)

城邦是理想的中心:柏拉图《理想国》(二)

作者: 250e4b9ce3b7 | 来源:发表于2017-03-05 09:23 被阅读310次

《理想国》以关于正义的辩论开端,苏格拉底为了对正义做出清晰的解释,试图首先在种种城邦中探索正义是什么,然后再在每一个个人中来考察它。于是,对话内容开始以城邦为考察对象,探索城邦的正义及其益处。

从内容上看,对城邦的叙述占据了全书最大的篇幅,城邦是苏格拉底的宏大构想,或者说理想的中心所在。从第二卷后部到第九卷,苏格拉底系统谈论了一个城邦的公民、教育、生活方式、政体形式等,对话形式也由第一卷中双方争论时的针锋相对转变为,主要由苏格拉底阐释,并不时用反问方式向对方确认自己观点,也对对方提出的疑义加以解释。

为了构建一个城邦用以讨论何为正义,苏格拉底谈论了城邦的起源。“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缺乏和需要”,“于是在一个同一的市墟上就汇集起来很多的人,这些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提供援助。这样一个共同生活的所在,我们给予一个名称,谓之城邦”。在城邦中,“人人天性有别,不同的人适于不同的事”,生产的农人牧人、制造器物的工匠、市场住商、贩运行商以及雇佣劳动者,他们组成了一个基本的城邦,“健康的城邦”。

但格劳康指责这只是一个“猪的城邦”,他认为城邦里的人还需要美味佳肴、华丽装饰、需要享乐。苏格拉底因此膨胀了原有城邦的内容,考察一个“奢靡的城邦”、“肿胀的城邦”的起源。一个肿胀的城邦要谋求满足无尽的物欲,因而必然要侵略别人,也可能受人侵略,导致战争。出于安全利益的考虑,城邦需要护卫者,他们必须“有最足够的闲暇摆脱一切其他事务,并有最多的技能和最多的训练”。

一个护卫者应该兼具勇敢和智慧的品德,使之面临敌人不畏惧,而对于城邦的人民温顺。他们应具有适合的天性并辅以良好的教育:“在体魄方面有体育教育,而在灵魂方面有音乐教育”。因此,为了使护卫者的天性、灵魂不受外界因素损伤,那些虚假的、讲述神的恶行的,或者悲哀痛苦的故事、诗歌、音乐、戏剧都必须取缔,歌颂坚忍、勇敢、明智、虔敬等精神的则应提倡。同时,为了躯体的强健,护卫者们应该杜绝会造成疾病的纷繁绮靡,并保证适度的体育锻炼。

构成城邦的公民其天性有优劣之分:神在创造人时,对于“能够做统治者的人”,“就用金和他们掺和在一起”,“对于助手或是卫士,就用银;而对于农人及其它手艺工人,就用铁和铜”,并且子嗣不一定与父辈具有一致的天性。城邦的监护者必须以正确的教育保证护卫者适于护卫的天性不受损害,他们不能拥有私有财产,以避免因争利而互相憎恨和加害;他们“唯一的适当的事”是护卫整个城邦,因此“关于娶妻、婚礼、生育”都应该尽量是“朋友们所共有的事物”。

如果一个城邦是这样“正确地建立起来的,那么它是一个至美至好的城邦”,“它既是聪明智慧的,也是勇敢刚毅的,也是明睿克制的,也是公平正义的”。如果能在城邦中找到智慧、勇敢、克制,那么剩下的就是正义。智慧在于城邦中的一部分居民具有为城邦决断“它与它自身以及它与其它城邦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在于一部分居民具有的应对可怖事物的信念;克制,是一种“整饬和秩序”,是“对于某些快乐和欲望的节制”,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所共有,决定应该由“哪一个部分来统治另一个部分”。所以,正义应该是“每一个人在它(城邦)之中只做属于他自己的事情的原则”,一种“有助于城邦的品德”,是可以媲美其明智、克制和勇敢的东西。

这个正确的城邦是五种政体形式当中的一种,但可以有两种名称:“如果在诸统治者之中有一个人是突出于众人之上的,这叫做君主政体;如果有一个人以上是如此的,叫做贵族政体。”

但在苏格拉底进一步叙述政体形式之前,阿黛伊曼特就苏格拉底谈论护卫者教育时的一个观点——“关于妇女和儿童”,“朋友的一切都是共同的”——提出了质疑。苏格拉底循序做出了解释,亦即被他称为挑战的“三次浪潮”。第一个浪潮,他解释了妇女与男子可以具有同样的天性,可以给予同样的教育,可以承担同样的职责;第二个浪潮是,这些优秀的护卫者妇女应该是所有护卫者男子共同的妻子,并且他们的孩子也是共同的,这可使他们没有私虑,共享快乐和痛苦,杜绝争斗,共同护卫城邦、参与战争,因此助益优秀后代的繁衍和城邦的团结。

第三个浪潮是关于这种共同的生活方式如何可能存在的问题,但在回答之前,苏格拉底先借机阐释了应如何进行战争:护卫者的孩子们应该一同上战场接受战争的教育;战士们对待希腊敌人应该宽宥,不应以希腊人为奴,不应毁坏其田地和家园;希腊人之间的争斗是自家的、同宗的,不应被称为“战争”,而是“内讧”。

对于第三个浪潮的真正回答在于找出一个典型,一个模式,即一个完全正义的人,延续之前的论证方式,即是寻找一个美好城邦的典型或模式。苏格拉底的答案是“或者哲学家们在我们的城邦里是君主,或者那些现在我们称之为君主或掌权者的人认真地、充分地从事哲学思考,并且这两者,也就是说政治力量和哲学思考,能够相契和重合,而那许多形形色色的在这两者之中只是单独地从事其中之一的人们被严格地禁止这样做”。

这种由哲学家统治的城邦就是理想的正义城邦,即此前提及的君主或贵族政体,但城邦还另有四种不正义的政体形式:以争强好胜和贪爱荣誉为特点的荣誉政体;按照财产多寡而产生的寡头式政体;由穷人对富人的反抗胜利而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因极端的自由和过大的权力而产生的僭主式政体。从贵族政体到僭主政体是相因而产生的,并且,“一切政体的变化都是出于那个掌握着政权的集团本身”,出于“集团本身之中产生了分歧和内讧”,出于统治者精神追求与统治目的的变化。

而从对政体形式的考察来看,君主(贵族/贤人)政体是最正义、最自由的城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邦是理想的中心:柏拉图《理想国》(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aj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