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知道这些美白成分特性,你还想白?

不知道这些美白成分特性,你还想白?

作者: HUVER妤薇美肤 | 来源:发表于2018-01-02 16:35 被阅读0次

HUVER妤薇化妆品的小薇最近和公司里负责商务合作的小伙伴聊天,得知国内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平台和护肤大咖们致力于解析护肤品成分这块,并且还有甚者,以深扒各类护肤品品牌的成分作为主业去运作。也正因此,在这样大趋势的影响下,越来越的消费者开始更加关注护肤品的成分功效和安全性,然而,却也出现了一大批伪成分派。

什么是伪成分派?举个栗子,就是有的人或许看了几篇跟美白相关的文章,然后刚好又在这些文章里面都有提到某个美白成分,例如熊果苷具有美白的功效,然后就觉得只要想美白,挑含有熊果苷成分的保养品就行,完全不在乎保养品中所含熊果苷的浓度,也无视肌肤自身是因为什么原因变黑,又或者将酸类成分一股脑的认作是不安全的美白成分,而统统拒之。

这次,小薇想通过解析皮肤变黑的各种原理,同时结合相应的美白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安全有效等多维度,来告诉你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美白成分。

第一张图,告诉你黑色素的产生

先上一张图,告诉你,黑色素形成的过程

从图片上可以得知,黑色素的产生,是由于黑色素细胞经过外界刺激(阳光、炎症、压力等),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进行多个步骤的氧化,最后转移到皮肤角质层。倘若黑色素积聚多了,就会出现我们常说的黑,而如果分布集中不均匀的话,就会出现斑。

关于黑色素 亚洲人和欧洲人不同

皮肤颜色主要取决于皮肤中的黑色素。而黑色素又分为:褐黑色素以及真黑色素。

1.褐黑色素:虽然它属于黑色素的一种,但是它并不会让皮肤变黑。白种人的皮肤中就是褐黑色素居多。(所以人家听着黑,可是白着呢~)

2.真黑色素:我们黄种人皮肤中就是以真黑色素居多了(不公平!),真黑色素就直接影响肤色了。

第二张图,逆向思维去化解

因此,如果想要白回来,则要从抑制麦拉宁素的分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抗氧化、抑制黑色素转移至角质层、加速角质代谢这几个方面去入手,并且找到相关的美白成分去有的放矢。

接下来,老牛挑选几个在护肤品品牌经常会作为主打的美白成分,进行一个个解说。

不同美白成分的优缺点解析

破坏黑色素细胞成分之:对苯二酚(氢锟)

对苯二酚又叫氢锟,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炎症后色素沉着等。1936年,首次提出氢醌对皮肤有美白作用,它能有效抑制黑素细胞分泌黑色素。至20世纪 60年代,国内外开始将其用于化妆品的增白剂以及皮肤科治疗色素沉着症的外用制剂。虽然美白效果“猛”,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损伤黑素细胞和黑素体,长期使用氢醌还会引发外源性白斑病和褐黄病。所以欧盟(EU)于2002年1月2 日起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氢醌。老牛还是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尝试。

适合肌肤:不建议使用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之:熊果苷

熊果苷也叫熊果素,萃取自熊果植物的叶子,在西洋梨、小山梨等高纬度植物中也含有同类成分,可以说是对苯二酚(氢锟)的变种,同样能达到氢锟的功效,但却安全很多。能够迅速渗入肌肤,通过抑制体内酪氨酸酶的活性来阻止黑色素的生成,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预防色斑的生成,同时还有杀菌和协同抗炎等功效。

熊果苷又可分为α-熊果苷、β-熊果苷。α熊果素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力比β强约10 倍,因此具有更强大美白效果,且安定有效。α熊果苷成本价格高达8000元/1kg ,所以非常便宜的美白产品,你们可以自己想想是否值得使用。

朋友们咱们下期在见咯,小薇饿了要吃饭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知道这些美白成分特性,你还想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hq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