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上甘岭战役,敌军40天投下190万发炮弹,我军是如何守住的

上甘岭战役,敌军40天投下190万发炮弹,我军是如何守住的

作者: 翰林冷知识 | 来源:发表于2020-10-24 16:23 被阅读0次

上甘岭战役,不是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但一定是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当时美韩联军作最后挣扎,想突破“三八线”,占领我方597.9高地和537.7高地。

因为在两个高地的前面就是三八线,后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完全无险可守。所以,死守高地,死守上甘岭地区,成为唯一的选择。

▲上甘岭战役态势图

美军投入6万兵力,同时配有超强火力,先后投入火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

为了让地面行动更加顺畅,美军还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

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开始,持续了40多天,美军向我方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上,投下了190多万发炮弹!最多的一天,就投下了30多万发炮弹!

▲上甘岭战役后遗留下来的炮弹壳

在最初双方交锋的时候,我方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敌方强大的火力下,死伤惨重,无数连队,几乎一上去就被打光,一天时间要补五次兵源。

后来,我们也逐渐摸索出好办法:大规模挖掘坑道。

在敌军轰炸时,我方主力暂时避于坑道之内,只派少数的侦查兵在坑道外,监视敌军动向。等敌方步兵和坦克打上来之后,我方主力再出去近战。这样敌方的重型炮火,为了避免伤到他们自家军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当然,这里要为英勇的侦查兵点赞,为了主力的安全,他们的伤亡率极高。

▲守卫在坑道口的战士们

为了躲避敌军正面的炮火攻击,我们还研究出反斜面战术,即在山地战中,我方布兵于背向敌方、面向我方的一侧山坡,这里是敌方火力的死角,可以避免大规模伤亡。

具体原理如下图所示:

另外,我方也有火力支援,对敌方进行有效压制。尽管我们的武器装备不如美方,但数量上也有他们的四分之一左右。火力有限,却依然可以高效地杀伤敌军。

在40多天里,美韩联军共伤亡1.5万人,而我方仅伤亡1.15万人。

▲15军军长秦基伟(左二)、15军参谋长张蕴钰(左三)在上甘岭战役的军指挥所研究作战方案

我军的士兵意志,是远远超过对方的,这也是最终胜利的核心因素。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最英勇的人。

黄继光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地堡枪眼;邱少云为了避免暴露,被美军燃烧弹活活烧死。

无数先烈,为了和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今天我们的岁月静好,是昨天他们的流血牺牲换来的。

相关文章

  • 上甘岭战役,敌军40天投下190万发炮弹,我军是如何守住的

    上甘岭战役,不是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但一定是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当时美韩联军作最后挣扎,想突破“三八线”,占领我方...

  • 155榴弹炮

    这门美造155榴弹炮是我军的战利品。这门炮曾随志愿军某连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共击溃美国鬼子十余次集团冲锋,击毁...

  • 观后感

    4月初我们共同回忆了《上甘岭》这场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中举世闻名且极其残酷的战役,此役既是敌我双方军力较量...

  • 上甘岭战役

    猎猎红旗满弹痕,纷纷白雪没辕门。 石飞岭上血如注,火锁坑前肉作垣。 莫使山河啼永夜,何妨丘冢卧黄昏? 风云往事著青...

  • 上甘岭战役

    在中外战史上创纪录的上甘岭战役上甘岭位于中国人民志愿军防线中部,在金化以北,背靠海拔1000米以上的战略要点五圣山...

  • 简书的上甘岭高地

    历史上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 简书,这个我已...

  • 上甘岭战役幕后

    1952年9月2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的一次作战会议上,秦基伟军长对当前的敌情进行分析,为了配合半门店谈判,...

  • 王城保卫战

    “如何?”王问。 “我的王,敌军有法力高强的巫婆督战,我军节节败退,敌军已兵临城下,亡国已不可挽回。”卫队长言语悲...

  • 《上甘岭》

    今天我们看了《上甘岭》这部电影。首先,这部电影深深的吸引了我。 主旨∶1952年,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

  • 书评:《血雨》——上甘岭的残酷

    电影《英雄儿女》,《上甘岭》里展现出的,比起实际的上甘岭战役来说已经是很温和了。 血战40余天,参战双方共有4个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甘岭战役,敌军40天投下190万发炮弹,我军是如何守住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tw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