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不是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但一定是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当时美韩联军作最后挣扎,想突破“三八线”,占领我方597.9高地和537.7高地。
因为在两个高地的前面就是三八线,后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完全无险可守。所以,死守高地,死守上甘岭地区,成为唯一的选择。
▲上甘岭战役态势图
美军投入6万兵力,同时配有超强火力,先后投入火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
为了让地面行动更加顺畅,美军还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
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开始,持续了40多天,美军向我方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上,投下了190多万发炮弹!最多的一天,就投下了30多万发炮弹!
▲上甘岭战役后遗留下来的炮弹壳
在最初双方交锋的时候,我方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敌方强大的火力下,死伤惨重,无数连队,几乎一上去就被打光,一天时间要补五次兵源。
后来,我们也逐渐摸索出好办法:大规模挖掘坑道。
在敌军轰炸时,我方主力暂时避于坑道之内,只派少数的侦查兵在坑道外,监视敌军动向。等敌方步兵和坦克打上来之后,我方主力再出去近战。这样敌方的重型炮火,为了避免伤到他们自家军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当然,这里要为英勇的侦查兵点赞,为了主力的安全,他们的伤亡率极高。
▲守卫在坑道口的战士们
为了躲避敌军正面的炮火攻击,我们还研究出反斜面战术,即在山地战中,我方布兵于背向敌方、面向我方的一侧山坡,这里是敌方火力的死角,可以避免大规模伤亡。
具体原理如下图所示:
另外,我方也有火力支援,对敌方进行有效压制。尽管我们的武器装备不如美方,但数量上也有他们的四分之一左右。火力有限,却依然可以高效地杀伤敌军。
在40多天里,美韩联军共伤亡1.5万人,而我方仅伤亡1.15万人。
▲15军军长秦基伟(左二)、15军参谋长张蕴钰(左三)在上甘岭战役的军指挥所研究作战方案
我军的士兵意志,是远远超过对方的,这也是最终胜利的核心因素。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最英勇的人。
黄继光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地堡枪眼;邱少云为了避免暴露,被美军燃烧弹活活烧死。
无数先烈,为了和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今天我们的岁月静好,是昨天他们的流血牺牲换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