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把信交给加西亚》这本书很火。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将军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挺身而出的一名年轻中尉——安德鲁·罗文,没有任何推诿,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件“不可能的任务”。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将军。这本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作为培养士兵、职员敬业守则的必读书之一,“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忠于职守,承诺,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
为什么我说不做加西亚的信使呢?因为我不认同领了任务就走的这种行为。
我认为工作中,你跟你的老板、上司一起是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应该是想办法更好地共同协作。时间宝贵,为了职场上高效配合,当你领到任务的时候,你应该问清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然后用最短时间在脑海里预演一遍你完成这个任务时需要有哪些配合、会遇到哪些困难。然后跟上司共同讨论,让事情可以顺利进行。
打个比方,老板让你写一份跟A公司就共同推广某产品的合作方案。你不是领了任务就立刻回去做。你要问清楚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合作方案预计从何时到何时;
2、 是否有初步意向合作方式?
3、 两家公司各自提供什么?
4、是否已有初步盈利分成方式?
如果老板告诉你以上都没有,他们还没开始谈,只是想在谈合作前先做一份方案。那这个时候你可以问问你们老板:
5、您期望通过这次合作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问这个问题,是通过了解老板想要得到的效果,来反推合作模式。你还可以接着问
6、这份合作方案是想要怎么展示给A公司看?
问这个问题是看看你的文件是要成什么格式,是PPT、Word或者其他格式。
到这里,你就可以领任务回去了吗?
绝对不可以。最关键的问题,你还没有问。
7、这份合作方案最迟什么时候需要上交?
一般老板会有2种回答:第一种:准确给你一个时间点,比如明天上午10点前,这种是最好的。这个时候你要思考自己是否能够在明天10点前交新的合作方案。你需要找出会影响你准时完成的因素,及时提出来,进行沟通。比如你手头是否有些任务也是今天必须完成的,能否交接出去给别的同事跟进,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把这个情况跟老板或者上级说明,进行任务再分配。
第二种:老板会来一句“越快越好”。这是我本人最不喜欢的答案。越快越好并不是个可量化的时间节点,你没办法对你的工作做预期评估。所以当老板说出越快越好这种话时,你要试着反向管理。你可以试着反问他“那么我在明天下班前给到您,可以吗?如果他说晚了,你再把时间往前再确认。当我跟别人沟通时,我会很希望对方直接说出他的需求,这样我才能评估我能不能满足他的需求。模棱两可的话最终出来结果往往不能让人满意,因为一开始双方用的就不是一套标准。
我不认为领了任务就走的员工就等同于执行力很强。工作团队的存在是为了共同完成任务,
实现企业盈利,不是为了让某个人证明自己的“英雄行为”。只有当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明白每次任务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我很害怕工作中同事一直不沟通,企图偷偷“憋大招”,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事实上,你的工作能力不会一下子飙升,不会在短短一两天内工作质量上升一个台阶。也许你能憋个招,但是不是大招真不好说。最好情况是一直保持跟上级沟通,及时汇报、沟通,调整。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一定要沟通,绝对不能等到截止交任务的前一天才说。做为员工,我们的任务是完成公司交付的任务,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
能力得到证明只是高质量完成工作的附加产值。如果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一直死磕,导致影响了整体工作进度,这样就本末倒置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