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我一向喜欢随心所遇(没错的),就是跳着读,因为每个章节大都是独立的,所以可以先读比较有兴趣的,这样读起来会觉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特别有深意,而且慢慢咬碎细嚼,才叫一个香!
今天,约你一起读第五十四章,让你也来感受一下别样的味道。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着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帮,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无何以知天下之然栽?以此。
(译文:善于建树的人一旦有所建树就不可拔除,善于抱持的人一旦有所抱持就不会脱掉。
老子说了,如果子子孙孙都能遵守“善建”和“善抱”的道理,那后代的烟火就不会断绝。
把这个道理惯彻付诸到自身,他的德就是真实纯正的;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一家,他的德就是丰盈有余的;把这个道理贯彻福州到一乡,他的德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一国,他的德就会丰盛硕大;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天下他的德就会无限普及。所以以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他人,以自家观察他家,你自乡观察他乡,你自己的国家观察其他的国家,你自己的天下观察别人的天下。我凭借什么知道天下的情况呢?就是用的这种方法。
咬文嚼字来了:
1 修:修身是一切事业的根本。
自身修好了,才可以把这种德扩展到一家、一乡、一帮乃至整个天下。
2 观:通过观察推测。
天下所有事物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根据自身可以推知他家,从自家可以推知他家。
3建:为国家建立法律。
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善抱着:善于聚拢徒众的人。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3000,是第一个善抱着,老子不赞成这种讲学做法,所以一生没有收徒弟。
5不脱:不自由。
儒家十分重视宗族的延续,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老子对儒家的做法不赞同,他提倡自然无为,认为子孙对祖先的祭祀是一种搅扰,也是一种破坏安宁的行为。
老子一向批判以法治国和以礼乐教化治国,老子崇尚自然无为的理念,主张用无为的道去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
6修:修炼成德。
老子的这这幅画卷像不像陶渊明笔下的的《桃花源记》?怡然并自得其乐,现实和理想境界完美交融!
悟:以自然无为的理念修身,那么每个人都会变的传真,这就消除了人心的险诈,你自然无为的理念其家,就会变得富裕起来,你自然无为的理念与乡邻相处,乡邻之间就会亲密和睦,你自然无为的理念治理国家,国家就会兴旺发达,你自然无为的理念治理天下,天下百姓就会获得自由。
这一章,老子着重告诉我们两点:一 是不拔不脱的为人之道,说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高,就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二 是修己正身的处事之道,内心的坚定信念最终会使人走向成功!
读这一章,除了继而感受道之所然,重新咀嚼“修”与“观”,更要懂得为人讲德处事坦然,同时也倍受激励,更加坚信有信念就当深深埋在心底,不能被生活打败,不要被压力打垮,时刻朝着目标努力向前,只要坚持,终有一天理想会照进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