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7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7

作者: 开心农夫天意 | 来源:发表于2022-01-04 23:48 被阅读0次

《五运行大论》

帝曰:病之生变何如?岐伯曰: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

相得者,彼此相生,则气和而病微。不相得者,彼此相克,则气乘而病甚。

帝曰:主岁何如?岐伯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之。

主岁,谓五运六气各有所主之岁也。已所胜,我胜彼也。所不胜,彼胜我也。假令木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土受其克,湿化乃衰。侮所不胜,则反受木之侮也。木气不足,则已所不胜者,金来侮之。己所胜者,土亦侮之。

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

恃我能胜,侮之太甚,则有胜必复,反受其邪。如木来克土,侮之太甚,则脾土之子,实肺金也乘木之虚,来复母仇。如吴王起倾国之兵,与中国争,越乘其虚遂入而灭吴矣。此因侮受其邪,五行胜复之自然者也。

《灵枢·决气》曰: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两神相搏,即阴阳交媾,精互而成形,精为形先也。本神篇日两精相搏谓之神,此又曰两神云云者。盖神为精宰,精为神用,神中有精,精中亦有神也。盖以见神之虚灵,无在不有,精且先身而生,神复先精而立,前乎无始,后平无终,知此者可与言神矣。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气属阳,本乎天者亲上,故在上焦开发宣布,上焦如雾者是也。邪客篇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刺节真邪论日:真气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营卫篇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故能熏肤充身泽毛。

腠理发泄,汗出秦溱,是谓津。

津者,阳之液。汗者,津之发也。

谷人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液者,阴之精。谷入于胃,气满而化液,故能润骨。骨受润,故能屈伸,经脉流,故能泄泽。内而补脑髓,外而润皮肤,皆液也。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水谷必入于胃,故中焦受谷,运化精微,变而为汁,又变而赤,以奉生身,是名为血。

壅遏营气(壅遏yōng è释义为阻塞;阻止),令无所避,是谓脉

壅遏者,堤防也,犹道路之界,江河之岸也,俾营气无所避而必行其中者,谓之脉。脉者,非气非血,所以行气行血者也。

精脱者,耳聋;

耳为肾窍,精脱则耳失其用矣,

气脱者,目不明;

脏腑之阳气皆上注于目,气脱则目失其用矣。

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汗,阳津也。汗过多则津必脱,故曰汗多亡阳。

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suan,耳数鸣;

液脱则骨髓枯,故屈伸不利、脑消胫痠、色亦枯夭也。耳鸣者,液脱则肾虚也。

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

色之荣者,血也。血脱者,色必枯白也。

愚按:脏腑攸分,固微渺也,指而列之,则有象可按矣。古之至神者,若见垣,若内照,咸用此耳。然变变化化有不可以常法律者,则象也,而神矣,故曰废象者暗行,胶象者待兔。

相关文章

  •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7

    《五运行大论》 帝曰:病之生变何如?岐伯曰: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 相得者,彼此相生,则气和而病微。不相得者,彼...

  •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1

    藏象 《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者一身之主,故为君主之官。其藏神,其位南,有离明之象,故日...

  •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2

    《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根本发荣之谓生,变化不测...

  •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3

    《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清之府。脾合胃,胃者,五...

  •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4

    《金匮真言论》曰: 东方青色,人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 《易》曰:異为...

  •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5

    《阴阳应象大论》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木生火也。 肝主目。其在天为玄, 玄者,...

  • 《内经知要》 卷上 五 藏象6

    《灵枢·本神》曰: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理赋于天者德也,形成于地者气也天地緼,德下...

  • 《内经知要》卷上二 阴阳1

    《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主于动,地主于静。《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

  • 《内经知要》卷上二 阴阳2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寒属阴,故生浊。热属阳,故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https://w...

  • 《内经知要》卷上二 阴阳3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和则得其平,一至有偏胜,病斯作矣),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阴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bcaltx.html